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的模型探讨
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4页 |
1.1.1 本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1.2 人力资本定价的必要性 | 第10-14页 |
1.1.3 人力资本定价的可行性 | 第14页 |
1.2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1.3 论文的创新及重点难点 | 第15-16页 |
1.3.1 本论文的创新 | 第15页 |
1.3.2 重点 | 第15页 |
1.3.3 难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人力资本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回顾 | 第16-27页 |
2.1 国外研究回顾 | 第16-20页 |
2.2 国内研究回顾 | 第20-21页 |
2.3 人力资本的概念 | 第21-22页 |
2.4 人力资本的作用 | 第22页 |
2.5 人力资本的类型 | 第22-23页 |
2.6 人力资本的特征 | 第23-25页 |
2.6.1 人力资本的物质特征 | 第23-24页 |
2.6.2 人力资本的所有权特征和产权特征 | 第24页 |
2.6.3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 | 第24-25页 |
2.7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| 第25页 |
2.8 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传统人力资本计量方法考察 | 第27-36页 |
3.1 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方法 | 第27-28页 |
3.2 以收入为基础的计量方法 | 第28-32页 |
3.2.1 早期的计量模型 | 第28-30页 |
3.2.2 工资报酬折现模型 | 第30页 |
3.2.3 调整后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模型 | 第30-31页 |
3.2.4 随机报酬价值模型 | 第31-32页 |
3.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人力资本定价中的应用 | 第32-35页 |
3.4 李忠民的人力资本定价方法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实物期权下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 | 第36-48页 |
4.1 实物期权引论 | 第36-42页 |
4.1.1 金融期权 | 第36-37页 |
4.1.2 实物期权 | 第37-40页 |
4.1.3 实物期权的定价公式 | 第40-42页 |
4.1.4 实物期权的分类 | 第42页 |
4.2 人力资本与风险 | 第42-44页 |
4.3 实物期权角度的人力资本 | 第44-45页 |
4.4 人力资本的实物期权定价 | 第45页 |
4.5 结合模糊数学的人力资本实物期权定价 | 第45-48页 |
第五章 案例分析 | 第48-58页 |
5.1 ACE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| 第48-50页 |
5.2 ACE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本价值计算 | 第50-55页 |
5.3 ACE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本定价分析 | 第55-58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58-60页 |
致 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附 录Ⅰ 模糊数学初步 | 第64-67页 |
附 录Ⅱ ACE公司2003年股价历史数据 | 第67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