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贸易经济论文--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--商品流通论文--电子贸易、网上贸易论文

当当网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、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技术路线第13-15页
第2章 B2C企业物流服务质量基本理论研究第15-31页
    2.1 服务质量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服务质量的概念及内容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型第19-20页
    2.2 物流服务质量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物流及物流服务的概念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物流服务质量的本质及评价要素第22-23页
    2.3 B2C企业物流服务质量第23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及要求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B2C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B2C企业物流服务质量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B2C企业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第29-3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3章 国内B2C行业物流服务现状与问题分析第31-35页
    3.1 国内B2C行业物流服务现状第31-32页
    3.2 国内B2C行业物流服务中现存问题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物流模式问题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物流配送问题第33-34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4章 当当网物流服务现状与问题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4.1 企业简介第35页
    4.2 当当网物流服务现状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物流模式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配送时间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物流费用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个性化服务第36-37页
    4.3 当当网物流服务中现存问题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商家商品物流服务监管缺失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配送时间难以保证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仓储费用控制困难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配送方式不够灵活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个性化服务有待完善第37-3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5章 当当网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第39-77页
    5.1 评价原则第39页
    5.2 评价模型指标设计第39-41页
    5.3 评价模型的检验假设和问卷设计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检验假设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函数表达式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问卷设计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问卷发放第44页
    5.4 评价模型的检验第4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描述性分析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结构调整第49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权重设置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模型确认第65-66页
    5.5 当当网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第66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样本特征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第69-74页
    5.6 原因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服务管理重视度的不足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服务顾客意识不强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5.6.3 物流服务及时性不佳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6.4 物流服务柔性化较弱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6.5 售后服务模式不足第75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75-77页
第6章 当当网物流服务质量改进措施第77-81页
    6.1 以顾客导向为服务质量标准第77页
    6.2 注重服务过程管理第77-78页
    6.3 实施供应链管理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强化供应链协同管理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提高信息化管理程度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优化物流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第79-80页
    6.4 规范化管理和柔性化管理相协调第80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80-81页
结论第81-83页
附录第83-87页
    附录A第83-85页
    附录B第85-87页
参考文献第87-91页
致谢第91-93页
个人简历第93页

论文共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主动模式下的沧州烟草物流精益安全管理研究
下一篇:石家庄学院后勤采供系统优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