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9-27页 |
引言 | 第9页 |
1.1 印染废水及特点及其处理现状 | 第9-12页 |
1.1.1 印染有机废水特点 | 第9-10页 |
1.1.2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| 第10-12页 |
1.2 TiO_2光催化技术 | 第12-15页 |
1.2.1 光催化氧化技术简介 | 第12-13页 |
1.2.2 TiO_2光催化机理 | 第13-15页 |
1.3 TiO2(B)结构性质、制备方法及应用 | 第15-19页 |
1.3.1 TiO_2(B)的结构性质 | 第15页 |
1.3.2 TiO_2(B)的制备方法 | 第15-18页 |
1.3.3 TiO2(B)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1.4 提高TiO_2光催化活性的方法 | 第19-25页 |
1.4.1 半导体复合 | 第20-21页 |
1.4.2 贵金属沉积 | 第21-22页 |
1.4.3 离子掺杂 | 第22-24页 |
1.4.4 光敏化 | 第24页 |
1.4.5 添加氧化剂 | 第24-25页 |
1.5. 课题意义、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| 第25-27页 |
1.5.1 课题意义 | 第25-26页 |
1.5.2 实验主要内容 | 第26页 |
1.5.3 实验创新点 | 第26-27页 |
2 TiO_2(B)纳米线的制备、表征及性能测试 | 第27-36页 |
2.1 实验部分 | 第27-29页 |
2.1.1 试剂和仪器 | 第27-29页 |
2.1.2 TiO_2(B)纳米线的制备 | 第29页 |
2.1.3 TiO_2(B)纳米线的表征 | 第29页 |
2.1.4 实验步骤 | 第29页 |
2.2 结果与讨论 | 第29-35页 |
2.2.1 TEM及HRTEM | 第29-31页 |
2.2.2 XRD及Raman | 第31-32页 |
2.2.3 N_2吸附-脱附曲线 | 第32-33页 |
2.2.4 水热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3 Fe2O_3/TiO_2(B)纳米线的制备、表征及性能测试 | 第36-46页 |
3.1 实验部分 | 第36-40页 |
3.1.1 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36-38页 |
3.1.2 Fe_2O_3/TiO_2(B)纳米线的制备 | 第38-39页 |
3.1.3 Fe_2O_3/TiO_2(B)纳米线的表征 | 第39页 |
3.1.4 实验步骤 | 第39-40页 |
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5页 |
3.2.1 TEM | 第40页 |
3.2.2 XRD及Raman | 第40页 |
3.2.3 XPS | 第40-44页 |
3.2.4 铁氧化物负载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4 Fe_2O_3/TiO_2(B)纳米线降解有机染料4BS及其实验条件优化 | 第46-52页 |
4.1 Fe_2O_3/TiO_2(B)纳米线降解有机染料4BS实验 | 第46-47页 |
4.2 不同初始pH值对降解直接酸性大红4BS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4.3 不同初始H_2O_2浓度对降解直接酸性大红4BS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4 降解机理初探 | 第5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5.1 实验结论 | 第52页 |
5.2 问题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