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赛汉塔拉镇后备水源地增采可行性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 
| Abstract | 第5页 | 
| 第1章 引言 | 第9-15页 | 
| 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 
| 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 
| 1.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 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0-12页 | 
| 1.2.1 研究区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 
| 1.2.2 国外相关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 
| 1.3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 
| 1.4 技术路线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 
|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15-25页 | 
| 2.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| 第15-16页 | 
| 2.2 自然地理 | 第16-17页 | 
| 2.2.1 地形地貌 | 第16页 | 
| 2.2.2 气象水文 | 第16-17页 | 
| 2.3 区域地质 | 第17-19页 | 
| 2.3.1 地层岩性 | 第17-18页 | 
| 2.3.2 地质构造 | 第18页 | 
| 2.3.3 侵入岩 | 第18-19页 | 
| 2.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| 第19-25页 | 
| 2.4.1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| 第19-22页 | 
| 2.4.2 控制区域水文地质的主要因素 | 第22页 | 
| 2.4.3 区域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| 第22-24页 | 
| 2.4.4 地下水补给、径流与排泄条件 | 第24-25页 | 
| 第3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| 第25-35页 | 
| 3.1 研究区地层 | 第25-26页 | 
| 3.1.1 研究区地层岩性 | 第25-26页 | 
| 3.1.2 研究区构造特征 | 第26页 | 
| 3.2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| 第26-33页 | 
| 3.2.1 含水层空间分布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| 第26-31页 | 
| 3.2.2 含水层(组)的富水性划分 | 第31页 | 
| 3.2.3 地下水的补给、径流、排泄条件 | 第31-32页 | 
| 3.2.4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| 第32页 | 
| 3.2.5 地下水动态特征 | 第32-33页 | 
| 3.3 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 | 第33-34页 | 
| 3.4 地下水开采与水位动态 | 第34-35页 | 
| 第4章 研究区的勘查工作及地下水开采现状条件 | 第35-39页 | 
| 4.1 研究区勘查工作主要内容 | 第35-37页 | 
| 4.2 研究区勘查成果及地下水开采现状条件 | 第37-39页 | 
| 第5章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及开采预测 | 第39-69页 | 
| 5.1 均衡计算区的划定 | 第39-41页 | 
| 5.2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| 第41-46页 | 
| 5.3 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计算 | 第46-52页 | 
| 5.3.1 地下水储存量计算 | 第46-47页 | 
| 5.3.2 地下水天然补给量计算 | 第47-48页 | 
| 5.3.3 地下水均衡计算 | 第48-52页 | 
| 5.4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计算与评价 | 第52-69页 | 
| 5.4.1 拟建水源地的选择与布井方案的确定 | 第52-58页 | 
| 5.4.2 允许开采量的计算与评价 | 第58-67页 | 
| 5.4.3 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保证程度论证 | 第67-69页 | 
| 第6章 后备水源地可行性分析 | 第69-71页 | 
| 6.1 地下水水量水质可行性分析 | 第69页 | 
| 6.2 地下水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| 第69-70页 | 
| 6.3 地下水开采经济条件分析 | 第70-71页 | 
|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71-73页 | 
| 7.1 结论 | 第71-72页 | 
| 7.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| 第72-73页 | 
| 致谢 | 第73-74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 
| 作者简介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