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化升流式厌氧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效能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1.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1 课题来源 | 第10页 |
1.1.2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来源及水质特征 | 第11-12页 |
1.2.1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来源 | 第11页 |
1.2.2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水质特征 | 第11-12页 |
1.3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.1 生物处理技术 | 第12-14页 |
1.3.2 物化处理技术 | 第14-15页 |
1.3.3 组合工艺处理 | 第15页 |
1.4 垃圾渗滤液厌氧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5-18页 |
1.4.1 厌氧处理技术发展概况 | 第15-17页 |
1.4.2 厌氧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1.5 课题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18-21页 |
1.5.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8-19页 |
1.5.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5.3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| 第21-29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1-22页 |
2.1.1 实验用水 | 第21页 |
2.1.2 接种污泥 | 第21-22页 |
2.2 实验装置与设备运行 | 第22-24页 |
2.2.1 实验装置 | 第22-23页 |
2.2.2 反应器运行方式 | 第23页 |
2.2.3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23-24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4-29页 |
2.3.1 常规水质指标检测 | 第24页 |
2.3.2 微生物指标检测 | 第24-26页 |
2.3.3 其他指标 | 第26-29页 |
第3章 EUBF工艺启动及运行条件优化研究 | 第29-37页 |
3.1 引言 | 第29页 |
3.2 EUBF工艺启动 | 第29-31页 |
3.2.1 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| 第29-31页 |
3.2.2 反应器负荷提升运行 | 第31页 |
3.2.3 反应器的稳定运行 | 第31页 |
3.3 EUBF工艺运行条件的优化研究 | 第31-35页 |
3.3.1 HRT的优化 | 第31-32页 |
3.3.2 pH的优化 | 第32-33页 |
3.3.3 温度的优化 | 第33-34页 |
3.3.4 外回流的优化 | 第34-3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4章 EUBF工艺对污染物去除特性研究 | 第37-51页 |
4.1 引言 | 第37页 |
4.2 EUBF工艺对污染物去除效果 | 第37-43页 |
4.2.1 COD去除效果研究 | 第37-40页 |
4.2.2 氨氮去除效果研究 | 第40-42页 |
4.2.3 VFA生产情况研究 | 第42-43页 |
4.3 EUBF工艺对污染物转化研究 | 第43-47页 |
4.3.1 污染物紫外分光光谱分析 | 第43页 |
4.3.2 污染物GC-MS分析 | 第43-46页 |
4.3.3 污染物GFC分析 | 第46页 |
4.3.4 污染物三维荧光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4 EUBF对后续好氧工艺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4.4.1 高氨氮条件下COD的变化 | 第47-48页 |
4.4.2 高氨氮条件下pH的变化 | 第48-49页 |
4.4.3 高氨氮条件下TN的变化 | 第4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5章 EUBF工艺运行中微生物特性研究 | 第51-64页 |
5.1 引言 | 第51页 |
5.2 厌氧EUBF工艺微生物量变化研究 | 第51-52页 |
5.3 厌氧EUBF工艺微生物活性研究 | 第52-56页 |
5.4 厌氧EUBF工艺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| 第56-61页 |
5.4.1 高通量变化 | 第56-60页 |
5.4.2 微生物形态分析 | 第60-61页 |
5.5 厌氧EUBF工艺产甲烷特性研究 | 第61-63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