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--车站及枢纽论文--客运站论文

大型高铁客运站广场接驳空间设计研究--以南昌西站广场为例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题来源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我国高铁站广场建设的机遇与挑战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高铁站前广场建设的主要矛盾与发展趋势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完善交通建筑设计相关研究的理论意义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具有支撑高铁站广场建设的现实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1.4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1.5 论文框架第18-19页
第2章 高铁客运站广场接驳空间设计的理论解析第19-25页
    2.1 接驳空间设计的系统思想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接驳空间的系统整体性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接驳空间的系统关联性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高铁旅客接驳行为解析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旅客需求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接驳行为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2.3 高铁客运接驳空间设计的核心问题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接驳过程空间流线的组织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接驳过程旅客体验的提升第23-2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3章 高铁客运站广场接驳流线组织第25-51页
    3.1 接驳流线组织的基本原则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安全性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高效性第26页
    3.2 接驳空间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区位环境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接驳结构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功能属性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站房模式第29-30页
    3.3 接驳流线设计的内容组成及其特征第3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步行流线系统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车行流线系统第32-41页
    3.4 高铁客运站广场接驳空间设计策略第41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以区域整体交通为指导的接驳空间规划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以空间立体整合为策略的流线组织模式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以感知距离为综合考量的接驳点布置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以公共认知为前提的接驳空间秩序建构第47-49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9-51页
第4章 高铁客运广场接驳空间的交通体验提升第51-66页
    4.1 接驳空间交通体验的内涵解析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感知环境的舒适性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情感体验的丰富性第53-54页
    4.2 接驳空间交通体验的影响要素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空间形态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物理环境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地域特色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服务设施第59页
    4.3 针对高铁客运广场交通体验提升的设计策略第59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功能需求与感知体验相结合塑造适宜的空间形态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空间设计与建筑技术相结合营造舒适的物理环境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人文特色与自然风貌相结合展示城市的地域风情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各类服务设施协同设计支撑全方位的交通体验第64-65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5章 南昌西站广场接驳空间设计解析第66-82页
    5.1 项目概况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设计任务及基本定位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区位环境与设计目标第66-67页
    5.2 南昌西站广场接驳流线组织设计解析第6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双广场接驳的基本空间格局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立体式接驳的基本空间模式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步行系统设计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车行流线组织第73-78页
    5.3 南昌西站交通体验提升设计解析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改善视觉体验塑造空间形态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利用空间设计调节物理环境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展示地域特色丰富接驳体验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完善服务设施满足旅客需求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运用景观设计提升空间品质第81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1-82页
结论第82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86页
附录——相关图纸第86-95页
致谢第95-96页
个人简历第96页

论文共9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寿光市巨淀湖风景区生态旅游规划研究
下一篇:基于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的青冈县城镇规划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