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1.1.2 实践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理论依据 | 第13-15页 |
1.3.1 哲学依据 | 第13-14页 |
1.3.2 学科依据 | 第14页 |
1.3.3 现实依据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思路和写作框架 | 第15-16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2 概念与理论借鉴 | 第17-24页 |
2.1 新媒体的概念 | 第17-19页 |
2.1.1 媒体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2.1.2 新媒体的概念 | 第18页 |
2.1.3 新媒体的构成要素 | 第18-19页 |
2.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| 第19-21页 |
2.2.1 价值与价值观 | 第19-20页 |
2.2.2 核心价值观 | 第20页 |
2.2.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| 第20-21页 |
2.3 新媒体视野下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借鉴 | 第21-24页 |
2.3.1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借鉴 | 第21-22页 |
2.3.2 传播学理论的借鉴 | 第22-23页 |
2.3.3 社会学相关理论的借鉴 | 第23-24页 |
3 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 | 第24-32页 |
3.1 新媒体视野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 | 第24-27页 |
3.1.1 教育者 | 第24-25页 |
3.1.2 大学生群体 | 第25-26页 |
3.1.3 新媒体环境 | 第26页 |
3.1.4 育人载体 | 第26-27页 |
3.2 新媒体视野下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 | 第27-29页 |
3.2.1 传者与受众形成去中心化的交互关系 | 第27-28页 |
3.2.2 受众的自主性与参与性日益凸显 | 第28页 |
3.2.3 信息传播的时空变化与碎片化趋势 | 第28-29页 |
3.2.4 传播形式的媒体融合与资源整合 | 第29页 |
3.3 新媒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培育作用 | 第29-32页 |
3.3.1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建设 | 第29-30页 |
3.3.2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象的价值理念转变 | 第30页 |
3.3.3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 | 第30-32页 |
4 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困境及成因 | 第32-39页 |
4.1 新媒体时代凸显了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迫要求 | 第32-34页 |
4.1.1 满足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 | 第32-33页 |
4.1.2 满足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 | 第33页 |
4.1.3 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要求 | 第33-34页 |
4.2 新媒体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当下困境 | 第34-36页 |
4.2.1“去中心化”消解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| 第34-35页 |
4.2.2 新媒体内容的碎片化加剧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选择困惑 | 第35页 |
4.2.3 新媒体的隐匿性导致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缺失 | 第35-36页 |
4.3 新媒体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困境的成因 | 第36-39页 |
4.3.1 新媒体发展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理念不适应 | 第36-37页 |
4.3.2 新媒体发展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模式不适应 | 第37页 |
4.3.3 新媒体发展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平台不适应 | 第37页 |
4.3.4 新媒体发展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队伍建设不适应 | 第37-39页 |
5 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| 第39-47页 |
5.1 确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理念 | 第39-41页 |
5.1.1 树立育人合力的理念 | 第39-40页 |
5.1.2 树立主导与多元的包容理念 | 第40页 |
5.1.3 树立新形势下的新媒体宣传工作理念 | 第40-41页 |
5.2 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模式 | 第41-43页 |
5.2.1 构建主体际的培育模式 | 第41-42页 |
5.2.2 构建以人为本的培育模式 | 第42页 |
5.2.3 构建网络沟通的培育模式 | 第42-43页 |
5.3 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平台 | 第43-45页 |
5.3.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 | 第43-44页 |
5.3.2 高校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| 第44页 |
5.3.3 高校网络云计算平台建设 | 第44-45页 |
5.4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队伍 | 第45-47页 |
5.4.1 提升育人队伍的综合素质 | 第45-46页 |
5.4.2 增强育人队伍的舆论引导力 | 第46页 |
5.4.3 完善育人队伍的激励体系 | 第46-47页 |
结论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