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剥离涂层下金属微生物腐蚀的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1.3 剥离涂层下金属微生物腐蚀机理 | 第12-13页 |
1.4 剥离涂层下金属微生物腐蚀的影响因素 | 第13-15页 |
1.4.1 环境因素 | 第13-14页 |
1.4.2 微生物因素 | 第14-15页 |
1.5 本文研究方法及技术 | 第15-16页 |
1.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实验设备、装置及方法 | 第17-36页 |
2.1 引言 | 第17页 |
2.2 实验设备 | 第17-19页 |
2.3 失重实验装置的制备 | 第19-21页 |
2.4 丝束电极实验装置制作及性能检测 | 第21-27页 |
2.4.1 丝束电极的制作 | 第21-23页 |
2.4.2 丝束电极测试端的制作 | 第23-25页 |
2.4.3 实验装置联立与性能检测 | 第25-27页 |
2.5 离子传感器制作及性能检测 | 第27-33页 |
2.5.1 传感器制作 | 第27-30页 |
2.5.2 传感器性能检测 | 第30-33页 |
2.6 微生物培养 | 第33-34页 |
2.7 实验溶液配制 | 第34-35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失重法对剥离涂层下金属微生物腐蚀研究 | 第36-43页 |
3.1 引言 | 第36页 |
3.2 实验方法与内容 | 第36-38页 |
3.2.1 实验方法 | 第36页 |
3.2.2 实验内容 | 第36-37页 |
3.2.3 实验失重试片处理 | 第37-38页 |
3.3 数据分析与结论 | 第38-42页 |
3.3.1 数据处理 | 第38页 |
3.3.2 数据分析与结论 | 第38-4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剥离涂层下SRB对X8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| 第43-72页 |
4.1 引言 | 第43页 |
4.2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43页 |
4.2.1 实验材料 | 第43页 |
4.2.2 实验方法 | 第43页 |
4.2.3 实验内容 | 第43页 |
4.2.4 电化学测试与数据处理分析 | 第43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3-71页 |
4.3.1 无SRB时剥离涂层下X80钢缝隙腐蚀行为 | 第43-58页 |
4.3.2 有SRB时剥离涂层下X80钢缝隙腐蚀行为 | 第58-68页 |
4.3.3 腐蚀形貌观测 | 第68-7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五章 剥离涂层下SRB对Q235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| 第72-102页 |
5.1 引言 | 第72页 |
5.2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72-73页 |
5.2.1 实验材料 | 第72页 |
5.2.2 实验方法 | 第72页 |
5.2.3 实验内容 | 第72页 |
5.2.4 电化学测试与数据处理分析 | 第72-73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73-101页 |
5.3.1 无SRB条件下不同剥离缝隙厚度时Q235钢腐蚀行为 | 第73-83页 |
5.3.2 有SRB条件下不同剥离缝隙厚度时Q235钢腐蚀行为 | 第83-97页 |
5.3.3 腐蚀形貌观测 | 第97-10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01-102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102-104页 |
致谢 | 第104-10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5-11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