融合CAN总线及模糊控制的生物质干燥系统搭建及分析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
1.2.1 国内外生物质发电技术发展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.2 国内外干燥设备的发展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现场总线技术在生物质干燥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4 模糊控制技术在生物质干燥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课题来源 | 第16-17页 |
1.5.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5.2 课题的来源 | 第17页 |
1.6 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生物质干燥系统的结构分析与软硬件介绍 | 第18-30页 |
2.1 总体设计原则 | 第18页 |
2.2 整体结构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3 控制系统整体结构 | 第19页 |
2.4 MCGS组态通讯软件 | 第19-20页 |
2.5 iCAN系统 | 第20-26页 |
2.5.1 CANalyst-Ⅱ分析仪 | 第21-22页 |
2.5.2 CANET-E接口卡 | 第22-23页 |
2.5.3 iCAN功能模块 | 第23-24页 |
2.5.4 iCAN协议 | 第24-26页 |
2.6 ZOPC服务器软件 | 第26页 |
2.7 iCAN系统工作流程 | 第26-27页 |
2.8 主要传感器选型 | 第27-29页 |
2.9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模糊控制概述 | 第30-41页 |
3.1 模糊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| 第30页 |
3.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| 第30-39页 |
3.2.1 选取模糊控制器 | 第30-31页 |
3.2.2 模糊化设计 | 第31-34页 |
3.2.3 制定模糊控制规则表 | 第34-36页 |
3.2.4 模糊推理 | 第36-37页 |
3.2.5 去模糊化 | 第37-38页 |
3.2.6 基于GUI观测界面 | 第38-39页 |
3.3 模糊控制仿真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生物质干燥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| 第41-54页 |
4.1 通讯配置 | 第41-45页 |
4.1.1 CANalyst-II分析仪通讯设置 | 第41-42页 |
4.1.2 配制ZOPC服务器 | 第42-45页 |
4.1.3 配置OPC设备 | 第45页 |
4.2 编写MCGS应用工程 | 第45-52页 |
4.2.1 系统管理 | 第45-46页 |
4.2.2 通讯搭建 | 第46-50页 |
4.2.3 监测窗口 | 第50-51页 |
4.2.4 数据显示和报警数据 | 第51-52页 |
4.3 系统实现流程 | 第52-5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CAN总线分析 | 第54-68页 |
5.1 测试设备介绍 | 第54-56页 |
5.2 硬件连接 | 第56页 |
5.3 CAN总线测试 | 第56-67页 |
5.3.1 示波器窗口 | 第56-57页 |
5.3.2 眼图窗口 | 第57-60页 |
5.3.3 报文窗口 | 第60-61页 |
5.3.4 波形记录与分析 | 第61-63页 |
5.3.5 总线利用率 | 第63页 |
5.3.6 FFT分析 | 第63-65页 |
5.3.7 传输延时 | 第65页 |
5.3.8 边沿测量 | 第65-6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六章 系统调试 | 第68-73页 |
6.1 系统的通讯与调试 | 第68-72页 |
6.2 调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| 第72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7.1 论文总结 | 第73页 |
7.2 后续展望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79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