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司法能动的兴起 | 第10-17页 |
一、美国司法能动的语境与语义 | 第10-12页 |
(一) 司法遵循权力分立和制约理念的扩张 | 第10-11页 |
(二) 司法保障公民平等权利的决策功能 | 第11-12页 |
二、中国司法能动的语境与语义 | 第12-17页 |
(一) 政治家走访调研时提出的政治口号 | 第12-13页 |
(二) 司法能动兴起的背景 | 第13-14页 |
(三) 实现司法职能与功能路径与方法的调整和完善 | 第14-17页 |
第二章 司法与传媒关系的现状分析 | 第17-22页 |
一、司法与传媒的合作与冲突 | 第17-18页 |
(一) 司法与传媒的合作 | 第17页 |
(二) 司法与传媒的冲突 | 第17-18页 |
二、冲突产生的原因 | 第18-22页 |
(一) 传媒法律渊源的不尽完善 | 第18-19页 |
(二) 传媒报道和监督司法的偏离与异化 | 第19-20页 |
(三) 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关系的误读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司法能动视野下司法与传媒良性互动的必要性 | 第22-30页 |
一、良性互动的法理分析 | 第22-26页 |
(一) 中国传媒的半国家半社会属性 | 第22-24页 |
(二) 权利与权力相统一与平衡的内在要求 | 第24-26页 |
(三) 社会权力对国家权力的制衡 | 第26页 |
二、司法政治职能的要求 | 第26-28页 |
(一) 执政党利用传媒舆论监督权力的政党政策 | 第26-27页 |
(二) 公民对宪法体制层面权利的需求与司法权失约和缺席的矛盾 | 第27页 |
(三) 服务于执政党政策和满足公民宪法权利需求的政治要求 | 第27-28页 |
三、司法能动需要合理有效的传媒监督 | 第28-30页 |
(一) 司法能动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| 第28-29页 |
(二) 传媒监督是防止司法能动岔道的广阔平台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司法能动视野下司法与传媒良性互动的可行性 | 第30-35页 |
一、新闻法的制定 | 第30-32页 |
(一)新闻法的必要性 | 第30-31页 |
(二) 新闻法规范传媒报道和监督司法的基本思路 | 第31-32页 |
二、司法与传媒良性互动的可行性措施 | 第32-35页 |
(一)司法信息公开和发布制度的完善 | 第32-33页 |
(二) 法定程序的公开 | 第33页 |
(三) 传媒的自律和学习 | 第33-35页 |
结语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41页 |
致谢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