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可靠性的混凝土梁桥结构体系强健性水平评估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课题来源 | 第9页 |
1.1.2 课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6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0页 |
1.3.1 桥梁可靠性评估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3.2 结构强健性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3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| 第20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20-22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桥梁体系强健性评估方法研究 | 第23-36页 |
2.1 结构体系强健性的概念 | 第23-25页 |
2.2 结构体系强健性水平评估方法 | 第25-30页 |
2.2.1 基于结构行为响应的方法 | 第25-29页 |
2.2.2 基于结构固有属性的方法 | 第29-30页 |
2.3 桥梁结构体系强健性评估方法 | 第30-33页 |
2.3.1 系统工程方法 | 第30-31页 |
2.3.2 随机有限元方法 | 第31-33页 |
2.4 桥梁体系强健性在规范中的应用 | 第33-34页 |
2.4.1 美国规范 | 第33-34页 |
2.4.2 欧洲规范 | 第34页 |
2.4.3 中国规范 | 第3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强健性分析 | 第36-60页 |
3.1 桥梁结构体系强健性分析流程 | 第36-37页 |
3.2 以T梁桥为例的强健性分析 | 第37-51页 |
3.2.1 桥梁工程概况 | 第37-38页 |
3.2.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8-41页 |
3.2.3 截面计算软件Xtract | 第41-44页 |
3.2.4 不同破坏模式下的强健性分析 | 第44-51页 |
3.3 30 座T梁桥强健性统计分析 | 第51-59页 |
3.3.1 30 座T梁桥强健性统计结果 | 第51-53页 |
3.3.2 参数变化对桥梁强健性的影响 | 第53-5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 | 第60-75页 |
4.1 基于T梁桥强健性指标的系统可靠性分析 | 第60-69页 |
4.1.1 桥梁系统可靠性理论 | 第60-65页 |
4.1.2 基于强健性指标的系统可靠性度量方法 | 第65-67页 |
4.1.3 30 座T梁桥系统可靠性统计结果 | 第67-69页 |
4.2 受损桥梁结构的系统因子 | 第69-74页 |
4.2.1 系统因子计算方法 | 第69-72页 |
4.2.2 30 座T梁桥系统因子统计结果 | 第72-74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5.1 结论 | 第75页 |
5.2 创新点 | 第75-76页 |
5.3 展望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