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·集合种群研究概述 | 第8-13页 |
·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和生态学意义 | 第8-9页 |
·集合种群概念的发展 | 第9页 |
·集合种群模型的发展 | 第9-13页 |
·集合种群模型和理论的发展趋势 | 第13页 |
·种群空间分布模式的生态效应 | 第13-16页 |
·本文研究意义、目的和思路 | 第14页 |
·研究意义与目的 | 第14-15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·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研究方法 | 第17-22页 |
·集聚度和集聚效应的定义和模型 | 第17-18页 |
·集聚效应下的集合种群动力模型 | 第18-19页 |
·平衡态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景观中性模型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生境变化下具有集聚效应的集合种群演化规律 | 第22-35页 |
·生境未毁坏下的情况 | 第22-26页 |
·最佳集聚度和不适集聚度情况的对比 | 第22-25页 |
·不同不适集聚度下的集合种群演化 | 第25-26页 |
·生境毁坏下的情况 | 第26-33页 |
·栖息地毁坏率、集聚效应和物种灭绝数的关系 | 第26-28页 |
·栖息地毁坏下具有集聚效应的集合种群演化规律 | 第28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4章 基于空间显含模型的集聚效应下的集合种群演化 | 第35-51页 |
·集聚效应下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| 第35-37页 |
·空间隐含模型和随机分布假设的缺陷 | 第35-36页 |
·集聚效应下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| 第36-37页 |
·生境未毁坏下的情况 | 第37-45页 |
·参数化方案 | 第37页 |
·栖息地未毁坏时不同集聚度下的种群演化规律 | 第37-41页 |
·尺度效应对集聚效应下集合种群演化影响 | 第41-45页 |
·生境毁坏下的情况 | 第45-49页 |
·生境毁坏的异质性 | 第45-46页 |
·生境毁坏对不同集聚效应下的集合种群演化模型构建 | 第46-47页 |
·参数化方案 | 第47-48页 |
·生境毁坏增加对不同集聚度的种群演化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5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51-54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51-52页 |
·讨论和展望 | 第52-54页 |
附录A | 第54-55页 |
附录B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2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