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

黄海南部海域绿潮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子地理学调查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9页
   ·绿潮简介第9-12页
     ·发生区域第9-11页
     ·绿潮的危害第11页
     ·成因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·石莼属和浒苔属海藻的主要生物学特点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基本形态特征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生活史第13页
     ·生态因子影响第13-14页
   ·浒苔属应划归为石莼属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分类地位的争议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新的鉴定方法澄清了归属问题第15-16页
   ·黄海绿潮溯源的研究第16-18页
     ·黄海绿潮简介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大规模绿潮的来源第17-18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-19页
第2章 黄海南部海域绿潮藻(Ulva sp.)的形态特征研究第19-33页
   ·引言第19-20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样品采集第20页
     ·形态特征观察第20-21页
   ·研究结果第21-30页
     ·物种组成与分布具体信息第21-23页
     ·Ulva linza (Linnaeus) J. Agardh第23-24页
     ·Ulva prolifera (Muller) J. Agardh第24-25页
     ·Ulva intestinalis (Linnaeus) Nees第25页
     ·Ulva compressa Linnaeus第25-28页
     ·Ulva spp第28-30页
   ·讨论第30-33页
     ·U. prolifera(Miiller)J.Agardh的分类特征研究第30-31页
     ·U. intestinalis与U compressa物种区分第31-32页
     ·Ulva spp.形态多样性分析第32-33页
第3章 江苏沿岸大型绿藻主要物种及其季节性变化调查与分析第33-46页
   ·引言第33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3-36页
     ·调查位点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调查项目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样品物种鉴定第35-36页
   ·调查分析结果第36-43页
     ·生物量变化第36-38页
     ·调查样品形态学观察结果第38-41页
     ·ITS序列分析结果第41-43页
   ·讨论第43-46页
     ·江苏沿岸水域大型绿藻形态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江苏沿岸水域大型绿藻ITS序列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沿岸水域大型绿藻的生物量变化第45-46页
第4章 黄海南部海域各居群浒苔分布、发生和发展特征第46-58页
   ·引言第46-47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47-48页
     ·调查位点与规范第47页
     ·调查项目第47-48页
   ·调查结果第48-55页
     ·岸基、河口、岛屿第48-49页
     ·海水养殖池塘第49页
     ·紫菜栽培区第49-51页
     ·近海海区调查第51-54页
     ·各居群浒苔的发生、发展情况第54-55页
   ·讨论第55-58页
     ·沿岸定生居群浒苔的发生特点第55-57页
     ·海区绿潮藻的发生、发展第57-58页
第5章 结论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7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7-68页
致谢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氨、亚硝酸盐及其与藻毒素对两种水蚤生活史特征的影响
下一篇:集聚效应下的集合种群演化规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