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对滑坡支护结构工作参数的影响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9页 |
1.1 试验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9页 |
1.2 滑坡研究的分析方法 | 第9-10页 |
1.3 堆积层滑坡的特点 | 第10-11页 |
1.3.1 滑坡的周期性和滞后性特点 | 第10-11页 |
1.4 松散堆积层的边坡支护理论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5 微型桩在国内外的应用及成果 | 第12-14页 |
1.6 松散堆积层的特征 | 第14页 |
1.7 微型桩柔性支撑体系特征 | 第14-15页 |
1.7.1 支护结构的分类 | 第14页 |
1.7.2 柔性支护结构的特点 | 第14-15页 |
1.8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,方法及内容 | 第15页 |
1.9 试验简要介绍与预期结果 | 第15页 |
1.10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5-17页 |
1.11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| 第17-19页 |
2 水对支护结构影响因素的背景研究 | 第19-25页 |
2.1 降雨及地下水对滑坡影响概述 | 第19页 |
2.2 陕南地区堆积层滑坡的特征 | 第19-21页 |
2.2.1 陕南山区地质特征 | 第19-20页 |
2.2.2 堆积层滑移面特征 | 第20页 |
2.2.3 堆积层的岩向构成特征 | 第20页 |
2.2.4 土拱效应存在的条件 | 第20-21页 |
2.3 水对支护结构的工作参数的预期影响 | 第21-22页 |
2.3.1 地下水对滑坡支护稳定性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2.4 微型桩加固滑坡机理 | 第22-23页 |
2.4.1 微型桩的分类 | 第22页 |
2.4.2 微型桩的布置方式 | 第22-23页 |
2.5 微型桩受力计算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5.1 现有的微型桩设计计算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3 降雨及地下水模拟试验 | 第25-39页 |
3.1 物理模型试验概述 | 第25页 |
3.2 人工降雨及地下水模型设计 | 第25-32页 |
3.2.1 相似原理 | 第25-27页 |
3.2.2 试验平台搭建 | 第27-32页 |
3.3 试验方案设计概述 | 第32-34页 |
3.4 试验相关测量器材简介 | 第34-38页 |
3.5 本章小节 | 第38-39页 |
4 数据分析与结论研究 | 第39-55页 |
4.1 不同试验组的试验及结果 | 第39-49页 |
4.1.1 第一组试验数据如下 | 第39-41页 |
4.1.2 第二组试验数据测试参数 | 第41-43页 |
4.1.3 第三组试验数据测试参数 | 第43-45页 |
4.1.4 第四组试验数据测试参数 | 第45-47页 |
4.1.5 第五组试验数据测试参数 | 第47-49页 |
4.2 支护结构相关参数的综合分析 | 第49-53页 |
4.2.1 桩顶的位移数据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2.2 桩前土压力数据示数分析 | 第50-52页 |
4.2.3 桩身弯矩数据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5 结论 | 第55-57页 |
5.1 结论 | 第55页 |
5.2 展望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