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缩略词表 | 第10-11页 |
前言 | 第11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1-24页 |
1.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| 第11-12页 |
1.2 常见分子标记类型 | 第12-16页 |
1.2.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 | 第12-13页 |
1.2.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 | 第13页 |
1.2.3 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 | 第13-14页 |
1.2.4 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标记 | 第14页 |
1.2.5 插入缺失序列多态性标记 | 第14页 |
1.2.6 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标记 | 第14-15页 |
1.2.7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| 第15-16页 |
1.3 水稻特殊营养品质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| 第16-23页 |
1.3.1 水稻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及其合成途径相关基因 | 第16-17页 |
1.3.2 水稻脂肪酸类代谢物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1.3.3 水稻香味品质性状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1.3.4 稻米特定淀粉品质性状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1.3.5 水稻黄酮类代谢物含量品质性状相关基因研究 | 第20-21页 |
1.3.6 水稻维生素类含量与相关基因研究 | 第21-22页 |
1.3.7 水稻其它代谢物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| 第22-23页 |
1.4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| 第23-24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4-35页 |
2.1 材料 | 第24-27页 |
2.1.1 水稻种质材料 | 第24-25页 |
2.1.2 本研究中用到的试剂及配制方法 | 第25-27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7-35页 |
2.2.1 DNA抽提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2.2 引物设计 | 第28-29页 |
2.2.3 PCR扩增 | 第29-30页 |
2.2.4 基因型鉴定 | 第30-31页 |
2.2.5 脂肪酸表型测定 | 第31-32页 |
2.2.6 RNA抽提方法 | 第32页 |
2.2.7 反转录 | 第32-33页 |
2.2.8 荧光实时定量PCR进行表达谱分析 | 第33-34页 |
2.2.9 数据分析 | 第34-35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5-52页 |
3.1 水稻特殊营养品质基因标记设计 | 第35-46页 |
3.1.1 水稻花青素与原花青素基因标记 | 第35-37页 |
3.1.2 水稻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标记设计 | 第37-39页 |
3.1.3 水稻黄酮类代谢相关基因标记设计 | 第39-40页 |
3.1.4 水稻甾醇类代谢相关基因标记设计 | 第40-43页 |
3.1.5 水稻绿原酸类代谢相关基因标记设计 | 第43-44页 |
3.1.6 水稻其它代谢相关基因与品质相关基因标记设计 | 第44-46页 |
3.2 水稻种子亚油酸与亚麻酸基因的鉴定 | 第46-51页 |
3.2.1 不同亲本间水稻种子脂肪酸含量 | 第46-47页 |
3.2.2 脂肪酸代谢途径中候选基因序列分析 | 第47-48页 |
3.2.3 导入系衍生的分离群体验证候选基因 | 第48-50页 |
3.2.4 利用标记OSFA-5分析核心种质的OsFAD3.2基因型 | 第50-51页 |
3.3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品质实践 | 第51-52页 |
4 结论与讨论 | 第52-55页 |
4.1 特殊营养品质的分子标记开发 | 第52-53页 |
4.2 水稻种子脂肪酸代谢途径候选基因的鉴定 | 第53-54页 |
4.3 品种2-33特殊品质的改良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2页 |
附表1 | 第62-64页 |
附表2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