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前景理论的某股票型结构化产品优化设计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0-15页 |
1.3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3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3.3 文献评述 | 第15页 |
1.4 基本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15-17页 |
1.5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介绍 | 第18-26页 |
2.1 结构化产品及其特征分析 | 第18-20页 |
2.1.1 股票型结构化产品风险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1.2 结构化产品发展的动因 | 第19-20页 |
2.2 障碍期权及其收益形式 | 第20页 |
2.3 结构化产品定价基本方法 | 第20-22页 |
2.3.1 固定收益部分定价模型 | 第20-21页 |
2.3.2 期权部分定价技术模型 | 第21-22页 |
2.4 累积前景理论基本内容 | 第22-26页 |
2.4.1 价值函数 | 第22-23页 |
2.4.2 概率累积权重函数 | 第23-24页 |
2.4.3 累积前景价值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产品定价分析 | 第26-40页 |
3.1 产品描述 | 第26-28页 |
3.1.1 产品收益率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1.2 产品支付函数 | 第27-28页 |
3.2 标的资产价格运动 | 第28-29页 |
3.2.1 正态随机变量 | 第28页 |
3.2.2 几何布朗运动 | 第28-29页 |
3.2.3 标的资产价格运动模型 | 第29页 |
3.3 产品价值估计模型 | 第29-34页 |
3.3.1 模型假设 | 第29-31页 |
3.3.2 定价公式 | 第31-34页 |
3.4 参数估计 | 第34-37页 |
3.4.1 标的资产期初价格与产品到期时间 | 第34页 |
3.4.2 波动率 | 第34-35页 |
3.4.3 必要报酬率 | 第35-36页 |
3.4.4 前景理论参数 | 第36-37页 |
3.5 定价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5.1 发行商角度 | 第37-38页 |
3.5.2 投资者角度 | 第38页 |
3.5.3 定价差异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参数灵敏度分析 | 第40-51页 |
4.1 投资者角度参数灵敏度分析 | 第40-46页 |
4.1.1 期初价格 | 第40-41页 |
4.1.2 波动率 | 第41-42页 |
4.1.3 障碍价格 | 第42-43页 |
4.1.4 必要报酬率 | 第43-44页 |
4.1.5 产品到期时间 | 第44-45页 |
4.1.6 损失厌恶系数 | 第45页 |
4.1.7 主观财富收益/损失敏感度 | 第45-46页 |
4.2 发行商角度参数灵敏度分析 | 第46-49页 |
4.2.1 期初价格 | 第47页 |
4.2.2 波动率 | 第47-48页 |
4.2.3 障碍价格 | 第48页 |
4.2.4 必要报酬率 | 第48-49页 |
4.2.5 产品到期时间 | 第49页 |
4.3 影响定价的其他因素 | 第49-5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产品优化设计 | 第51-56页 |
5.1 改进的需求函数 | 第51-52页 |
5.2 产品优化模型 | 第52-54页 |
5.2.1 产品定价优化 | 第53页 |
5.2.2 产品参数优化设计 | 第53-54页 |
5.3 产品优化结果 | 第54-55页 |
5.3.1 定价优化结果 | 第54页 |
5.3.2 参数优化结果 | 第54-55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