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

基于STM32F407的迷宫机器人设计与实现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4-23页
    1.1 迷宫机器人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迷宫机器人的研究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迷宫机器人的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19页
    1.3 迷宫机器人功能简述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迷宫机器人设计基本要求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迷宫搜索设计要求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迷宫冲刺设计要求第19-20页
    1.4 系统总体设计流程第20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内容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章节安排第21-23页
第2章 系统硬件实现第23-35页
    2.1 系统框图第23-24页
    2.2 系统设计方案的选取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测距传感器的比较与选择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电机的比较与选择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电机驱动方案选择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迷宫机器人车体结构选择第28-29页
    2.3 微处理器管脚分配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微处理器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红外检测模块管脚分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电机及驱动模块管脚分配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人机交互模块管脚分配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按键模块管脚分配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调试接口电路管脚分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外接预留端口管脚分配第31页
    2.4 电源模块第31页
    2.5 红外检测模块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红外传感器布局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红外检测电路设计第32-33页
    2.6 电机与驱动模块第33-34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3章 迷宫机器人运动控制设计第35-48页
    3.1 迷宫环境简介第35页
    3.2 迷宫数学表示第35-36页
    3.3 直行模式第36-37页
    3.4 转弯模式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静态转弯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运动转弯第38-40页
    3.5 运动补偿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直行补偿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转弯补偿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停车补偿第43-45页
    3.6 迷宫机器人电机控制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电机PD控制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电机控制模型第46页
    3.7 运动指令执行第46-47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4章 迷宫机器人的迷宫算法设计第48-57页
    4.1 迷宫算法设计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迷宫搜索算法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迷宫路径规划算法第50-52页
    4.2 算法主程序流程第52-53页
    4.3 仿真研究第53-56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5章 算法实现与系统调试第57-73页
    5.1 迷宫机器人软件开发环境第57页
    5.2 调试工具与人机界面第57-58页
    5.3 电机控制程序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电机控制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PD控制第60页
    5.4 迷宫机器人前进一宫格程序第60-62页
    5.5 迷宫机器人转弯程序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运动右转90°程序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静态转弯180°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U型转弯程序第64页
    5.6 主程序第64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主函数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启动程序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6.3 中心算法搜索程序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6.4 洪水算法路径规划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6.5 冲刺程序第70页
    5.7 调试结果对比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7.1 直行调试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7.2 转弯调试第71-72页
    5.8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3-75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3页
    6.2 未来展望第73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79页
附录1: 实物图第79-80页
附录2: 主要电路原理图第80-81页
附录3: PCB板第81-8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2-83页
致谢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仿真与实现
下一篇: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机器人视觉特征提取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