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化学电源、电池、燃料电池论文--燃料电池论文

改性聚苯并咪唑膜的制备及表征
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4-5页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35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5页
    1.2 燃料电池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燃料电池概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燃料电池的发展历程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燃料电池的分类第16-17页
    1.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质子交换膜简介第18页
    1.4 全氟磺酸膜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全氟磺酸膜简介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全氟磺酸膜的改性第20-21页
    1.5 高温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高温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简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聚醚醚酮膜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聚酰亚胺膜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带有脂肪链的碳氢聚合物膜第23页
    1.6 聚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膜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聚苯并咪唑膜简介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mPBI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pPBI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6.4 ABPBI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6.5 其他结构PBI第26-29页
    1.7 氧化石墨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氧化石墨概述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氧化石墨的制备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7.3 氧化石墨的改性第30-31页
    1.8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8.1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1.8.2 本次工作主要内容第31-35页
第二章 含叔丁基结构的聚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表征第35-49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5页
    2.2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35-36页
    2.3 聚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的制备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聚苯并咪唑的微波合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质子交换膜的制备第37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讨论第3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红外表征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核磁表征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热稳定性测试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抗氧化性测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溶解性测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分子量测试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力学性能测试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8 磷酸含量及溶胀测试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9 质子传导率测试第47-48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三章 氧化石墨/聚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表征第49-6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9页
    3.2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49-50页
    3.3 氧化石墨(GO)/聚苯并咪唑(BuIPBI)质子交换膜的制备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GO的制备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GO/BuIPBI质子交换膜的制备第50-51页
    3.4 结果与讨论第51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X射线多品衍射表征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红外表征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透射电镜表征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热稳定性测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GO及GO/BuIPBI膜的性状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GO/BuIPBI质子交换膜SEM表征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抗氧化性实验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8 磷酸掺杂量及溶胀测试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9 质子传导率测试第57-58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8-61页
第四章 改性氧化石墨/聚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表征第61-7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1-62页
    4.2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62页
    4.3 改性氧化石墨(iGO)/聚苯并咪唑(BuIPBI)质子交换膜的制备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iGO的制备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iGO/BuIPBI质子交换膜的制备第62-63页
    4.4 结果与讨论第63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红外表征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透射电镜表征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GO与iGO分散性测试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热稳定性测试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iGO/BuIPBI质子交换膜SEM表征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iGO/BuIPBI质子交换膜化学稳定性测试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7 磷酸掺杂量与溶胀度测试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8 质子传导率测试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9 电池性能测试第70-72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2-75页
第五章 结论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3页
致谢第83-85页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-87页
作者与导师简介第87-89页
附件第89-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交通红绿灯控制算法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吉林省精神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