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1.2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1.2.1 解析几何的起源 | 第8-9页 |
1.2.2 教材分析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1.5 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新课程标准 | 第13-15页 |
2.1 课程改革 | 第13页 |
2.2 新课程标准 | 第13-15页 |
2.2.1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| 第14页 |
2.2.2 新课程中有关平面解析几何的教学内容 | 第14-15页 |
第三章 平面解析几何的教材分析 | 第15-35页 |
3.1 有关教材编排与课时安排分析 | 第15-18页 |
3.2 教材的内容分析 | 第18-23页 |
3.2.1 平面解析几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| 第18-20页 |
3.2.2 平面解析几何主要内容结构图 | 第20-22页 |
3.2.3 与原大纲教材相比,平面解析几何内容的变化 | 第22-23页 |
3.3 教材的栏目设置分析 | 第23-25页 |
3.3.1 旁白 | 第24页 |
3.3.2 信息技术应用 | 第24页 |
3.3.3 探究 | 第24-25页 |
3.4 教材的教育功能分析 | 第25-28页 |
3.4.1 平面解析几何所渗透的数学思想 | 第25-27页 |
3.4.2 该教材注重学生的数学文化修养 | 第27页 |
3.4.3 该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| 第27页 |
3.4.4 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| 第27-28页 |
3.4.5 该教材注重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| 第28页 |
3.5 教学案例设计及分析 | 第28-35页 |
第四章 有关平面解析几何教材设置和教学的建议 | 第35-39页 |
4.1 教师访谈 | 第35页 |
4.2 有关平面解析几何教材设置的几点建议 | 第35-36页 |
4.2.1 建议适当减少思考与提问 | 第35-36页 |
4.2.2 建议删除空间直角坐标系部分内容 | 第36页 |
4.2.3 建议将圆放入圆锥曲线中进行学习 | 第36页 |
4.2.4 建议将曲线和方程放在圆锥曲线之后学习 | 第36页 |
4.2.5 建议将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作为一小节内容详细讲解 | 第36页 |
4.3 基于教材分析所提出的教学建议 | 第36-39页 |
总结与反思 | 第39-40页 |
对本论文的总结 | 第39页 |
反思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