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机械、仪表工业论文--仪器、仪表论文--光学仪器论文--物理光学仪器论文

温度及摩擦对光栅刻划机定位精影响的研究

致谢第7-8页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页
目录第10-12页
插图清单第12-13页
表格清单第13-14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光栅的重要用途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光栅的制作方式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课题的来源第16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光栅刻划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光栅刻划机的发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光栅刻划机的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光栅刻划机的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 1.3 光栅刻划机的分类第20-21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21-23页
第二章 罗兰型光栅刻划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第23-29页
    2.1 罗兰型光栅刻划机的工作原理第23页
    2.2 罗兰型光栅刻划机的组成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定位系统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刻划系统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测量系统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控制系统第26页
    2.3 罗兰型光栅刻划机的刻划方式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间歇式刻划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连续式刻划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连续-间歇式刻划第27页
    2.4 罗兰型间歇式光栅刻划机的工作流程第27-28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三章 温度对光栅刻划机定位系统精度的影响分析第29-38页
    3.1 定位系统介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粗定位系统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精定位系统第30页
    3.2 光栅刻划机定位系统模型的建立第30-31页
    3.3 环境温度变化对定位系统的影响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有限元热分析理论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温度对定位精度影响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6-38页
第四章 摩擦对光栅刻划机定位系统精度的影响分析第38-65页
    4.1 外台与导轨摩擦生热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外台与导轨发热量计算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定位系统边界条件的确定第40-43页
    4.2 滚珠丝杠副摩擦生热第43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计算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滚珠丝杠副发热量计算第50页
    4.3 定位系统的摩擦热-结构耦合分析第50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稳态热分析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瞬态热分析第55-58页
    4.4 丝杠的摩擦热-结构耦合分析第58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轴承发热量计算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滚珠丝杠副对流系数计算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稳态热分析第60-6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第五章 粗定位系统中滚珠丝杠副关键参数优化第65-74页
    5.1 正交试验法第65-66页
    5.2 滚珠丝杠副的改进第66-73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73-74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4-76页
    6.1 本文工作总结第74-75页
    6.2 后续工作展望第75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喷油助燃式颗粒捕集器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
下一篇:网络拓扑信息挖掘算法设计及其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