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基于编码结构光和激光扫描的主动视觉三维重构方法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目录第10-13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0页
    1.1 概述第13-15页
    1.2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主动视觉三维重构技术存在的问题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结构安排第19-20页
第二章 关键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-44页
    2.1 基本原理与理论基础第20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光学三角法基本原理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理论基础第24-27页
    2.2 编码结构光三维重构基本原理与系统实现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2.3 基于激光扫描的三维重构基本原理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激光三角法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飞行时间法第31-32页
    2.4 摄像机多视图三维重构基本原理第32-35页
    2.5 关键技术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第35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编码方法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特征检测方法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标定技术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图像匹配技术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激光扫描与摄像机图像融合第41-43页
    2.6 小结第43-44页
第三章 编码结构光三维重构系统研究第44-65页
    3.1 系统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法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射线交汇定位与交比不变原理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编码结构光主动投影视觉系统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基于异面直线模型的三维点云重构方法第47-49页
    3.2 系统标定技术研究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摄像机成像模型及标定方法简介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投影仪光平面模型与常规标定方法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基于逆向成像的投影仪标定方法第53-56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6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摄像机标定结果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投影仪标定结果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三维重构实例第61-64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64-65页
第四章 基于彩色伪随机编码投影的三维重构方法第65-89页
    4.1 图像特征选取与检测方法研究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图像特征的选取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角点检测算法第66-70页
    4.2 基于伪随机编码窗口唯一性的特征点匹配方法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伪随机编码的窗口唯一性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特征点匹配第71-74页
    4.3 三维重构实验与结果分析第74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规则物模型的重构实验第75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不规则曲面的重构实验第79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实验结果分析第83-85页
    4.4 点云拟合方法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Gridfit 拟合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6-88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88-89页
第五章 基于激光扫描与 SFM 数据融合的三维场景重构第89-127页
    5.1 6DSLAM 技术概述第89-90页
    5.2 基于激光扫描与摄像机 SFM 的 3D 场景重构方法第90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方法整体框架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3D 激光点云配准方法第92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SFM 求解过程的优化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SFM 求解结果的优化第95-97页
    5.3 非同步点云数据融合算法第97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手动选择控制点进行初始配准第97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基于 ICP 算法的精确配准第100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基于最近点搜索的点云颜色匹配第104-108页
    5.4 融合效果的评价方法第108-110页
    5.5 场景重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10-12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实验相关的硬件与软件平台第111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基于 3D 激光扫描的场景重构实验第113-11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基于 SFM 方法的场景重构实验第117-12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基于非同步点云数据融合算法的场景重构第120-12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5 重构方法的应用探讨第124-125页
    5.6 小结第125-127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27-129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127-128页
    6.2 进一步研究方向第128-129页
参考文献第129-138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8-139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第139-140页
致谢第140-141页

论文共1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水生植物基生物炭的酸碱性、碱(土)金属浸出性及对Cu(Ⅱ)的吸附效应
下一篇:石墨烯的若干力学行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