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7-13页 |
1.1 选题的由来及意义 | 第7-9页 |
1.1.1 选题的由来 | 第7-8页 |
1.1.2 选题的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当前已有研究成果概述 | 第9-11页 |
1.2.1 学术方面研究成果概述 | 第9-10页 |
1.2.2 立法文本方面成果概述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的方法与基本框架 | 第11-13页 |
1.3.1 研究的方法 | 第11页 |
1.3.2 基本框架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涉外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冲突 | 第13-19页 |
2.1 涉外知识产权侵权之法律冲突的原因 | 第13-14页 |
2.2 涉外知识产权侵权之法律冲突的条件 | 第14-15页 |
2.3 涉外知识产权侵权之法律冲突的种类 | 第15-19页 |
2.3.1 专利侵权方面的法律冲突 | 第15-16页 |
2.3.2 商标侵权方面的法律冲突 | 第16-17页 |
2.3.3 著作权侵权方面的法律冲突 | 第17-19页 |
第3章 涉外知识产权侵权法律适用的原则 | 第19-36页 |
3.1 地域性原则概述 | 第19-24页 |
3.1.1 地域性原则的范围 | 第20-23页 |
3.1.2 地域性原则的漏洞 | 第23-24页 |
3.2 地域性原则的表现 | 第24-36页 |
3.2.1 侵权行为地法 | 第24-28页 |
3.2.2 法院地法 | 第28-31页 |
3.2.3 被请求保护国法 | 第31-36页 |
第4章 涉外知识产权侵权之法律适用实践与最新发展 | 第36-44页 |
4.1 涉外知识产权侵权之法律适用实践 | 第36-39页 |
4.1.1 涉外专利侵权之法律适用 | 第36-37页 |
4.1.2 涉外商标侵权之法律适用 | 第37-38页 |
4.1.3 涉外著作权侵权之法律适用 | 第38-39页 |
4.2 涉外知识产权侵权法律适用的最新发展 | 第39-44页 |
4.2.1 CLIP 原则与 ALI 原则 | 第39-43页 |
4.2.2 韩日国际私法原则 | 第43-44页 |
第5章 我国涉外知识产权侵权法律适用的完善 | 第44-47页 |
5.1 我国涉外知识产权侵权法律适用的规定与存在的问题 | 第44-45页 |
5.1.1 我国涉外知识产权侵权法律适用的规定 | 第44-45页 |
5.1.2 我国涉外知识产权侵权法律适用存在的问题 | 第45页 |
5.2 我国涉外知识产权侵权在法律适用方面的完善 | 第45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