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目的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关于政策终结概念的界定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公共政策终结的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公共政策终结的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对国内外公共政策终结研究的评价第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文献分析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系统分析方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案例研究法第17页
    1.4 创新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提出建立政策终结定期审查制度的对策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提出建立政策终结责任追究机制的对策第17-18页
第2章 公共政策终结概述第18-25页
    2.1 政策终结的定义与特征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政策终结的定义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政策终结的特征第18页
    2.2 政策终结的原因、类型与方式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政策终结的原因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政策终结的类型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政策终结的一般方式第20-22页
    2.3 狄龙、克帕特里、伯恩等人政策终结的分析模式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狄龙的政策终结障碍分析框架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克帕特里等人的影响政策终结的客观变量模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伯恩的十二点终结策略第23-25页
第3章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发展历程及成效第25-31页
    3.1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背景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出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全球化与中国入世第26页
    3.2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三次浪潮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20世纪90年代初期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21世纪初期中国入世第28-29页
    3.3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成效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政策终结提高了政府的工作绩效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政策终结节省了政策资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政策终结促进了政策的优化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政策终结促使了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第30-31页
第4章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现状分析第31-37页
    4.1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现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政策终结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政策终结逐渐常态化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政策终结与政策改革和政策创新相伴随第31-32页
    4.2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问题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政策终结不及时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政策终结不当造成政策冲突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政策终结力度不够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政策终结的程序不规范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政策终结的组织机制不健全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政策终结的成本高昂第34页
    4.3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政府部门对政策终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终结措施缺少可操作性的程序和监督惩罚机制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组织机构的特性限制政策终结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利益冲突是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第36-37页
第5章 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促进对策第37-49页
    5.1 提高对政策终结的认识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加强宣传解释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恰当运用媒体舆论工具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把握政策终结的时机第38页
    5.2 建立政策终结的定期审查制度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确立公共政策终结定期审查的主体和范围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明确行政法规类公共政策终结定期审查的时间周期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建立一般性公共政策终结的年度审查机制第39-40页
    5.3 大力推进公共政策终结的规范化进程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公开政策评估的结果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坚持政策终结的法制化程序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建立政策终结的监控机制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建立政策终结的责任追究机制第42-43页
    5.4 完善政策终结的组织机制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克服组织的惯性作用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科学设计组织结构第43-44页
    5.5 政策终结要妥善处理社会利益关系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实现合理的利益结构重置第44-45页
    5.6 合理控制政策终结的成本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尽量降低政策终结需要付出的新成本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及时监控政策终结的成本第46页
    5.7 提高政策终结的技术能力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7.1 坚持废旧立新并举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7.2 理性选择传播试探性信息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7.3 做出必要妥协以减少终结代价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7.4 适当运用强制力推行终结程序第47-49页
第6章 结论第49-51页
    6.1 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总结了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三次浪潮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指出了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成绩与不足共存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完善我国公共政策终结工作的重点是推进政策终结的规范化进程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提高政策终结的技术能力是完善我国政策终结工作的有力措施第49页
    6.2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下一步的研究展望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作者简介第56-57页
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FPGA的火灾烟雾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我国第三部门承接公共服务职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