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电导航论文

卫星导航系统测距码评价标准研究与短码优化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8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GNSS 的形成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GNSS 信号体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GNSS 测距码第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GNSS 信号体制的发展与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GNSS 测距码的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内容第16-18页
第2章 新体制 GNSS 测距码第18-35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8页
    2.2 传统测距码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Gold 序列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L1 C/A 码第19-22页
    2.3 新体制测距码的改进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分层结构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导频通道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码长和码速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测距码的发展趋势第25页
    2.4 新体制测距码的特性第25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主码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副码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主码和副码的相互作用第32-34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3章 GNSS 主码评价标准第35-46页
    3.1 主码评价标准第35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相关特性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捕获性能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跟踪性能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抗窄带干扰的鲁棒性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评价函数第43-44页
    3.2 主码评价标准比较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同等长度的 Gold 码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Gold 码、Weil 码和 Random 码第44-45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4章 GNSS 副码评价标准第46-56页
    4.1 改进副码的必要性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副码的捕获过程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副码的捕获性能第49-52页
    4.2 副码评价标准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评价标准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现有副码的评价第53-54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4-56页
第5章 副码优化第56-66页
    5.1 副码搜索方法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较短副码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较长副码第58-59页
    5.2 优化后的副码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较短副码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较长副码第60-61页
    5.3 副码的对比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多普勒残差的影响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频率偏差的影响第64-65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结论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双弹2D雷达与ESM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
下一篇:极化码编码与译码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