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布式隐蔽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3-14页 |
1.5 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隐蔽通信分析与方案 | 第16-24页 |
2.1 需求分析 | 第16-19页 |
2.1.1 经典模型 | 第16-17页 |
2.1.2 现有方案 | 第17-18页 |
2.1.3 当前需求 | 第18-19页 |
2.2 解决方案 | 第19-22页 |
2.2.1 系统模型 | 第19-20页 |
2.2.2 模型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2.3 方案优势 | 第21-22页 |
2.3 应用场景 | 第22-2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相关技术分析 | 第24-35页 |
3.1 防火墙突破技术 | 第24-28页 |
3.1.1 隧道技术 | 第24-25页 |
3.1.2 反弹式连接 | 第25-27页 |
3.1.3 HTTP隧道穿墙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2 数据加密与解密 | 第28-31页 |
3.2.1 对称密钥加密算法 | 第28-29页 |
3.2.2 公开密钥加密算法 | 第29-30页 |
3.2.3 信息摘要算法 | 第30-31页 |
3.3 身份认证技术 | 第31-33页 |
3.3.1 理论概述 | 第31-32页 |
3.3.2 技术分类 | 第32-3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负载均衡与路径选择算法 | 第35-45页 |
4.1 分布式网络 | 第35-36页 |
4.2 负载均衡 | 第36-38页 |
4.2.1 节点选择 | 第36-37页 |
4.2.2 任务分配 | 第37-38页 |
4.3 最优路径 | 第38-40页 |
4.3.1 哈希表 | 第38-39页 |
4.3.2 路径选择 | 第39-40页 |
4.4 实验模拟 | 第40-4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运行测试 | 第45-65页 |
5.1 框架与流程 | 第45-49页 |
5.1.1 系统架构 | 第45-47页 |
5.1.2 工作流程 | 第47-49页 |
5.2 功能模块 | 第49-54页 |
5.2.1 底层通信 | 第49-50页 |
5.2.2 身份认证 | 第50页 |
5.2.3 保活与心跳 | 第50-51页 |
5.2.4 数据校验 | 第51-52页 |
5.2.5 加密与解密 | 第52-54页 |
5.2.6 路径选择 | 第54页 |
5.3 协议插件 | 第54-58页 |
5.3.1 插件接口 | 第55-56页 |
5.3.2 工作原理 | 第56-58页 |
5.4 运行测试 | 第58-64页 |
5.4.1 系统配置 | 第58-59页 |
5.4.2 测试环境 | 第59-60页 |
5.4.3 测试内容 | 第60-64页 |
5.4.4 测试总结 | 第6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65-66页 |
6.2 前景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