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中英符号缩略词表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18页 |
1.1 湿地与湿地土壤 | 第11页 |
1.2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质量 | 第11-13页 |
1.3 DGGE 技术及其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3-14页 |
1.4 土壤真核微生物及其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1.5 艾比湖湿地及其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6 研究内容、目的与意义 | 第16-18页 |
1.6.1 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1.6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艾比湖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现状分析 | 第18-35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0页 |
2.1.1 研究区概况 | 第18页 |
2.1.2 样品采集与处理 | 第18-19页 |
2.1.3 主要试剂和仪器 | 第19-20页 |
2.1.4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| 第20页 |
2.1.5 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 | 第20页 |
2.1.6 数据的统计和处理 | 第20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0-33页 |
2.2.1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与分析 | 第20-31页 |
2.2.1.1 土壤含水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2.1.2 土壤 pH 测定结果与分析 | 第21页 |
2.2.1.3 土壤盐度测定结果与分析 | 第21-25页 |
2.2.1.4 土壤肥力指标测定结果与分析 | 第25-30页 |
2.2.1.5 土壤理化指标在时空尺度上的相关性 | 第30-31页 |
2.2.2 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3页 |
2.2.2.1 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| 第31-33页 |
2.2.2.2 土壤重金属离子在时空尺度上的相关性 | 第33页 |
2.3 结论与讨论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艾比湖湿地真核微生物的 DGGE 分析 | 第35-59页 |
3.1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35-39页 |
3.1.1 实验材料 | 第35页 |
3.1.2 实验主要试剂及配置 | 第35-36页 |
3.1.2.1 基因组总 DNA 提取试剂 | 第35页 |
3.1.2.2 变性梯度凝胶(DGGE)试剂 | 第35-36页 |
3.1.2.3 银染试剂 | 第36页 |
3.1.3 实验方法 | 第36-39页 |
3.1.3.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| 第36-37页 |
3.1.3.2 真核微生物 18SrDNA 序列的 PCR 扩增 | 第37页 |
3.1.3.3 真核微生物 18SrDNA 的 DGGE 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1.3.4 序列分析 | 第39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9-56页 |
3.2.1 真核微生物 18SrDNA 序列 PCR 扩增结果 | 第39-40页 |
3.2.2 真核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分析 | 第40-49页 |
3.2.2.1 样地 SP1 的 DGGE 检测结果 | 第40-43页 |
3.2.2.2 样地 SP2 的 DGGE 检测结果 | 第43-46页 |
3.2.2.3 样地 SP3 的 DGGE 检测结果 | 第46-49页 |
3.2.2.4 艾比湖湿地土壤真核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| 第49页 |
3.2.3 真核微生物优势菌群及系统发育分析 | 第49-56页 |
3.2.3.1 切胶后 PCR 扩增结果 | 第49-50页 |
3.2.3.2 系统发育分析 | 第50-56页 |
3.3 结论与讨论 | 第56-59页 |
第四章 土壤环境因子与真核微生物的相关性分析 | 第59-63页 |
4.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| 第59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59-62页 |
4.2.1 真核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| 第59-60页 |
4.2.2 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| 第60-62页 |
4.3 结论与讨论 | 第62-63页 |
第五章 创新点与展望 | 第63-64页 |
5.1 创新点 | 第63页 |
5.2 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9-70页 |
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