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内科学论文--心脏、血管(循环系)疾病论文--血管疾病论文--颈动、静脉疾病论文

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与斑块成分的相关性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缩略语/符号说明第8-10页
前言第10-12页
1. 材料与方法第12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对象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临床数据采集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疾病诊断标准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定义第13页
    1.2 MRI检查扫描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1.3 MR数据处理第14-15页
    1.4 统计学方法第15-16页
2. 结果第16-29页
    2.1 MRI图像分析结果第16页
    2.2 一般临床资料结果第16页
    2.3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危险因素组间描述及Logistic回归分析第16-18页
    2.4 斑块内脂质坏死核心相关危险因素组间描述及Logistic回归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2.5 斑块内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组间描述及Logistic回归分析第19-21页
    2.6 斑块薄或破裂纤维帽相关危险因素组间描述及Logistic回归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2.7 斑块内钙化相关危险因素组间描述及Logistic回归分析第22-29页
3. 讨论第29-37页
    3.1 颈动脉斑块的基本病理学特征及分型第29-30页
    3.2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炎性反应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氧化应激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血流动力学第31-32页
    3.3 颈动脉斑块的影像学检查第32-34页
    3.4 颈动脉病变危险因素与斑块稳定性分析第34-37页
结论第37-38页
    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37-38页
参考文献第38-45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45-46页
综述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MRI评价第46-60页
    综述参考文献第54-60页
致谢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聚乳酸改性及其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研究
下一篇:环境响应性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及其药物缓释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