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能力的维度、层次及层次演进研究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36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3页 |
1.1.1 超强竞争时代的到来 | 第10-11页 |
1.1.2 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兴起 | 第11页 |
1.1.3 企业能力探析的深化 | 第11-13页 |
1.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| 第13-31页 |
1.2.1 企业竞争优势之源探析 | 第13-22页 |
1.2.2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| 第22-24页 |
1.2.3 企业动态能力与战略柔性研究 | 第24-28页 |
1.2.4 系统复杂性研究 | 第28-31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31-36页 |
1.3.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| 第31-32页 |
1.3.2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| 第32-36页 |
第二章 企业能力系统及其复杂适应性 | 第36-47页 |
2.1 复杂适应系统及其特征 | 第36-41页 |
2.1.1 复杂适应系统的概念 | 第36-39页 |
2.1.2 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 | 第39-41页 |
2.2 企业能力系统及其复杂适应性 | 第41-47页 |
2.2.1 企业能力系统 | 第41-45页 |
2.2.2 企业能力系统的复杂适应性 | 第45-47页 |
第三章 企业能力的关键维度及其测评模型 | 第47-66页 |
3.1 企业能力的关键维度及其指标体系 | 第47-55页 |
3.1.1 企业能力的关键维度 | 第47-50页 |
3.1.2 关键维度的指标体系 | 第50-55页 |
3.2 企业能力关键维度测评模型 | 第55-62页 |
3.2.1 指标相关性的处理 | 第55-56页 |
3.2.2 关键维度测评模型 | 第56-62页 |
3.3 应用研究 | 第62-66页 |
第四章 企业能力的关联结构及维度相关性模型 | 第66-83页 |
4.1 企业能力的关联结构模型 | 第66-75页 |
4.1.1 线性结构方程(LISREL)模型 | 第66-70页 |
4.1.2 企业能力关联结构模型 | 第70-74页 |
4.1.3 基于关联结构模型的维度改进分析 | 第74-75页 |
4.2 企业能力的关键维度相关性模型 | 第75-83页 |
4.2.1 关键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| 第75-76页 |
4.2.2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合力模型 | 第76-80页 |
4.2.3 基于合力模型的维度调整与整合分析 | 第80-83页 |
第五章 企业能力的层次结构及维度-层次体系 | 第83-94页 |
5.1 企业能力的层次结构 | 第83-89页 |
5.1.1 层次划分的类型 | 第83-87页 |
5.1.2 企业能力层次界限的模糊性 | 第87-89页 |
5.2 企业能力的维度-层次体系 | 第89-94页 |
5.2.1 企业能力的维度-层次体系 | 第89-91页 |
5.2.2 企业能力的层次判别模型 | 第91-94页 |
第六章 企业能力的层次演进机理研究 | 第94-111页 |
6.1 层次演进的分岔机理 | 第94-98页 |
6.1.1 分岔机理及系统演化序列 | 第94-95页 |
6.1.2 基于分岔机理的能力演进多样性研究 | 第95-97页 |
6.1.3 基于分岔机理的能力演进方向性研究 | 第97-98页 |
6.2 层次演进的涌现机理 | 第98-105页 |
6.2.1 涌现机理及其作用动因 | 第98-99页 |
6.2.2 基于涌现机理的能力规模效应研究 | 第99-101页 |
6.2.3 基于涌现机理的能力结构效应研究 | 第101-105页 |
6.3 企业能力层次演进的概念模型 | 第105-111页 |
结束语 | 第111-11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3-124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124-125页 |
致谢 | 第125-12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