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初中德育导师制的实施现状与改进策略--以山东省X中学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引言第9-19页
    (一)研究缘起第9-10页
    (二)文献综述第10-17页
    (三)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 (四)研究意义第17-19页
一、德育导师制的本体阐释第19-28页
    (一)德育导师制的基本内涵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导师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德育导师制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与班主任制的区别第20-21页
    (二)初中德育导师制的基本职能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提高德育针对性,实现德育的个性化与个体化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充分挖掘学校特色内涵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深入了解学生道德成长过程,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第23-24页
    (三)初中德育导师制实施的可行性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与保障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社会资源的帮助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其他学校成功经验的借鉴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初中师资水平、条件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5.初中生的可塑性第26-28页
二、初中德育导师制实施的基本现状第28-41页
    (一)中学实施德育导师制的基本指导思想第28-29页
    (二)山东省X中学德育导师制的实施过程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宣传发动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确定德育导师人选、明确德育导师职责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德育导师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德育导师与受导学生之间的互动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5.建立相关常规制度第31-33页
    (三)德育导师制在山东省X中学取得的成功经验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认真倾听,以心换心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心理疏导,生活导向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良师益友,习惯养成第36-37页
    (四)德育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存在的问题的表现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9-41页
三、初中阶段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改进策略第41-48页
    (一)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1.采取学校动员与自愿报名的原则确定导师人选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明确并规范德育导师工作职责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提高导师队伍素质,充分考虑受导学生需求第43页
    (二)规范德育导师制工作模式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建立档案袋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德育导师制工作手册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家访工作第45页
    (三)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1.导师激励机制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导师考核与评价机制第46-48页
结语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3页
附录第53-55页
后记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谓词逻辑的需求追踪方法研究
下一篇:基于WSN的目标定位技术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