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1 引言 | 第6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6-8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6-7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1.2 研究思路和基本结构 | 第8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1.4 主要的特点及创新点 | 第9页 |
1.5 文献综述 | 第9-12页 |
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相关理论 | 第12-21页 |
2.1 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概念 | 第12-15页 |
2.1.1 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 | 第12-13页 |
2.1.2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性 | 第13-14页 |
2.1.3 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机制 | 第14-15页 |
2.2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阶段 | 第15-18页 |
2.2.1 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 | 第15-16页 |
2.2.2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阶段 | 第16-17页 |
2.2.3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| 第17-18页 |
2.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概述 | 第18-21页 |
2.3.1 需求遵从理论 | 第18页 |
2.3.2 供给主导论 | 第18-19页 |
2.3.3 互动论 | 第19页 |
2.3.4 融合论 | 第19-21页 |
3 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的机理分析 | 第21-27页 |
3.1 产业关联的内在机理 | 第21-24页 |
3.1.1 基于分工的产业关联机理 | 第21-22页 |
3.1.2 基于价值链的产业关联机理 | 第22-23页 |
3.1.3 基于产业升级的产业关联机理 | 第23-24页 |
3.2 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性产生的动力机制 | 第24-27页 |
3.2.1 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| 第24-25页 |
3.2.2 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提供的发展机遇 | 第25页 |
3.2.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 | 第25-27页 |
4 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| 第27-40页 |
4.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| 第27-28页 |
4.1.1 研究方法 | 第27页 |
4.1.2 数据来源 | 第27-28页 |
4.2 主要数据指标 | 第28-30页 |
4.3 计量结果及分析 | 第30-37页 |
4.4 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性实证分析结论 | 第37-40页 |
4.4.1 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度不强 | 第37页 |
4.4.2 河南省制造业的层次较低 | 第37-38页 |
4.4.3 河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落后 | 第38页 |
4.4.4 缺乏人才支撑 | 第38-40页 |
5 政策建议 | 第40-45页 |
5.1 政府部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| 第40页 |
5.2 加快制造业产业升级 | 第40-42页 |
5.3 着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| 第42-43页 |
5.4 强化人力资源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| 第43-45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45-47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45-46页 |
6.2 不足与展望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附录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