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1.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2-15页 |
1.1.1 解决问题的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2 论文研究的课题来源 | 第14-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况 | 第15-18页 |
1.3 研究方案和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4 本文章节安排 | 第19-20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平板电脑生产系统仿真方案 | 第22-49页 |
2.1 仿真內容和目的 | 第22-26页 |
2.1.1 平板电脑生产流程简介 | 第22-24页 |
2.1.2 平板电脑生产系统分析 | 第24-26页 |
2.2 离散事件系统 | 第26-29页 |
2.3 仿真方法和工具的确定 | 第29-37页 |
2.3.1 仿真系统介绍 | 第29-32页 |
2.3.2 仿真建模的基本步骤 | 第32-34页 |
2.3.3 本次研究仿真系统的选择 | 第34-37页 |
2.4 基于FlexSim的平板电脑组装线仿真流程 | 第37-48页 |
2.4.1 FlexSim基本概念介绍 | 第37-39页 |
2.4.2 FlexSim仿真环境介绍 | 第39-46页 |
2.4.3 使用FlexSim对组装线的建模 | 第46-4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三章 平板电脑组装线仿真与分析 | 第49-58页 |
3.1 平板电脑生产线传统评估方法 | 第49-50页 |
3.2 基于FLEXSIM的平板电脑组装线仿真过程 | 第50-55页 |
3.2.1 问题阐述 | 第50页 |
3.2.2 设置目标以及项目计划 | 第50-51页 |
3.2.3 数据收集以及建立模型 | 第51-53页 |
3.2.4 FlexSim仿真建模与仿真 | 第53-55页 |
3.3 平板电脑组装线的仿真结果指标分析 | 第55-5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四章 仿真模型的建立运行与分析 | 第58-93页 |
4.1 P公司的S平板电脑组装线简介 | 第58-59页 |
4.2 P公司的S平板电脑组装线传统评估方法及结果 | 第59-63页 |
4.2.1 数据收集 | 第59-60页 |
4.2.2 计算各站工作平均值 | 第60-61页 |
4.2.3 设定评价目标 | 第61-62页 |
4.2.4 依照评价标准,进行定价决策 | 第62-63页 |
4.3 基于FLEXSIM的P公司S平板电脑组装线仿真实现 | 第63-87页 |
4.3.1 “CCD定位”工站数据解析 | 第63-66页 |
4.3.2 “重压”工站数据解析 | 第66-68页 |
4.3.3 “CCD检测”工站数据解析 | 第68-71页 |
4.3.4“机械手分类”工站数据解析 | 第71-76页 |
4.3.5 FlexSim仿真建模 | 第76-81页 |
4.3.5.1 实体放置 | 第76-77页 |
4.3.5.2 端口关系连接 | 第77-78页 |
4.3.5.3 属性设置 | 第78-81页 |
4.3.6 FlexSim模型运行 | 第81-87页 |
4.4 仿真结果的评估以及与传统方案的对比 | 第87-92页 |
4.4.1 VPU评估简介 | 第87-89页 |
4.4.2 效率评估对比 | 第89-90页 |
4.4.3 VPU评估对比 | 第90-91页 |
4.4.4 评估结果 | 第91-9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3-96页 |
5.1 全文总结 | 第93-94页 |
5.2 研究展望 | 第94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98页 |
致谢 | 第98-9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