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4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1-14页 |
一 研究思路 | 第11-12页 |
二 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地方立法权概述 | 第14-25页 |
第一节 地方立法权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| 第14-18页 |
一 地方立法权的概念 | 第14-16页 |
二 地方立法权的历史发展 | 第16-18页 |
第二节 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的现实依据 | 第18-25页 |
一 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的必要性 | 第18-21页 |
二 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的可行性 | 第21-25页 |
第二章 设区的市的立法权的规范化配置 | 第25-38页 |
第一节 《立法法》对设区的市的立法权的范围限制 | 第25-29页 |
一 列举事项对设区的市立法权的范围限制 | 第25-27页 |
二 《立法法》对设区的市可能产生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第二节 中央、省与设区的市之间立法权的范围划分 | 第29-33页 |
一 中央与设区的市之间立法权的范围划分 | 第29-31页 |
二 省与设区的市之间立法权的范围划分 | 第31-33页 |
第三节 设区的市的人大和政府之间立法权的范围划分 | 第33-38页 |
一 设区的市的人大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| 第33-35页 |
二 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关系 | 第35-38页 |
第三章 保障设区的市的立法权有序运行 | 第38-51页 |
第一节 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面临的问题 | 第38-40页 |
一 自主立法权受限 | 第38页 |
二 地方保护主义的扩张 | 第38-39页 |
三 地方立法质量的影响 | 第39页 |
四 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之间的冲突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更新地方立法理念 | 第40-42页 |
一 坚持科学立法原则 | 第41-42页 |
二 坚持民主立法原则 | 第42页 |
第三节 健全地方立法机制 | 第42-44页 |
一 发挥人大对地方立法的主导作用 | 第42-43页 |
二 加强地方立法评估 | 第43-44页 |
三 扩大公众参与 | 第44页 |
第四节 完善立法监督制度 | 第44-51页 |
一 完善司法审查和备案审查制度 | 第44-48页 |
二 健全和启动立法“改变或撤销”制度 | 第48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