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页 |
| 缩略语表 | 第10-11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15页 |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| 1.2.1 VAP的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1.2.2 VAP的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1.3 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| 1.4 相关概念 | 第14-15页 |
| 第二章 研究方法 | 第15-18页 |
| 2.1 研究设计 | 第15页 |
| 2.2 研究对象 | 第15-16页 |
| 2.2.1 VAP诊断标准 | 第15-16页 |
| 2.2.2 纳入标准 | 第16页 |
| 2.2.3 排除标准 | 第16页 |
| 2.2.4 分组方法 | 第16页 |
| 2.3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| 2.4 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| 2.5 研究工具 | 第16页 |
| 2.6 质量控制 | 第16-17页 |
| 2.6.1 设计阶段 | 第17页 |
| 2.6.2 实施阶段 | 第17页 |
| 2.6.3 数据整理阶段 | 第17页 |
| 2.7 统计分析方法 | 第17页 |
| 2.8 伦理原则 | 第17-18页 |
| 第三章 结果 | 第18-25页 |
| 3.1 一般资料 | 第18-19页 |
| 3.2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MV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| 第19页 |
| 3.3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MV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结果 | 第19-20页 |
| 3.4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VAP发病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比较 | 第20-24页 |
| 3.4.1 年龄对患者发生VAP的影响 | 第20页 |
| 3.4.2 血白蛋白值对患者发生VAP的影响 | 第20页 |
| 3.4.3 机械通气时间对患者发生VAP的影响 | 第20页 |
| 3.4.4 APACHE‖评分对患者发生VAP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| 3.4.5 GCS评分对患者发生VAP的影响 | 第21页 |
| 3.4.6 吞咽障碍对患者发生VAP的影响 | 第21页 |
| 3.4.7 有无吸烟对患者发生VAP的影响 | 第21页 |
| 3.4.8 平卧位对患者发生VAP的影响 | 第21页 |
| 3.4.9 抑酸剂的使用对患者发生VAP的影响 | 第21页 |
| 3.4.10 镇静剂的使用对患者发生VAP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| 3.4.11 激素治疗对患者发生VAP的影响 | 第22页 |
| 3.4.12 脑出血对患者发生VAP的影响 | 第22页 |
| 3.4.13 侵入性操作对患者发生VAP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| 3.4.14 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的比较 | 第23-24页 |
| 3.5 MV患者引发VAP的因素的相关分析 | 第24页 |
| 3.6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MV患者并发VAP的多因素分析 | 第24-25页 |
| 第四章 讨论 | 第25-31页 |
| 4.1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VAP发病率和病死率 | 第25-26页 |
| 4.2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VAP病原菌分析 | 第26页 |
| 4.3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VAP的相关因素分析 | 第26-30页 |
| 4.3.1 机械通气时间对VAP的影响 | 第27页 |
| 4.3.2 护理操作对VAP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| 4.3.3 药物对VAP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| 4.3.4 疾病及生理评分对VAP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| 4.3.5 血清白蛋白对VAP的影响 | 第30页 |
| 4.4 护理对策及建议 | 第30页 |
| 4.5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30-31页 |
| 4.5.1 创新 | 第30页 |
| 4.5.2 不足之处 | 第30-31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31-3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2-39页 |
| 附录 | 第39-40页 |
| 文献综述 | 第40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3-47页 |
| 致谢 | 第47-48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48-49页 |
| 导师评阅表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