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居住区规划论文

亚热带住区公共活动空间使用延续性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3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3-25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-17页
     ·满足居民活动需求的重要性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·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第17-18页
     ·主要概念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概念辨析第18页
   ·研究对象与范围第18-19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与城市建设现状介绍第19-24页
     ·国外相关研究理论第19-21页
     ·国外住区公共活动空间建设的城市实践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国内相关研究理论第22页
     ·国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建设的城市实践第22-24页
   ·研究框架第24-25页
第二章 住区活动空间与延续性第25-40页
   ·住区活动规律及特点调查分析第25-29页
     ·住区人群活动规律调查第25-27页
     ·不同活动类型与空间的结合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居民活动的多样性与不均衡性的特点第28-29页
   ·住区活动空间现存问题第29-34页
     ·活动空间异用现象第29-31页
     ·住区活动空间的规模、数量与使用需求之间的矛盾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活动空间后期管理与维护不足第32-34页
   ·居民活动延续性需求调查第34-40页
     ·各年龄层群体活动需求第34-38页
     ·不同时段活动需求第38-39页
     ·不同气候环境下的活动需求第39-40页
第三章 延续性活动空间对住区的影响第40-51页
   ·整体氛围的塑造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户外活动与居住氛围营造的关系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居住氛围的延续性体现第41页
   ·邻里关系第41-43页
     ·交往与户外活动的关系第41-42页
     ·邻里交往层次与户外场所的关系第42-43页
     ·邻里交往行为的延续性需求第43页
   ·住区安全第43-47页
     ·可防卫空间理论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场所安全性理论第44-45页
     ·CPTED第45-46页
     ·活动空间延续性与安全性的关系第46-47页
   ·空间稳定性第47-51页
     ·户外活动具有的领域性与场所感第47-49页
     ·空间稳定性形成归属感第49-50页
     ·稳定空间的延续性体现第50-51页
第四章 延续性设计要素及案例分析第51-75页
   ·空间营造中的延续性设计组成要素调研第51-60页
     ·建筑组成要素第51-52页
     ·交通体系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活动主体与场地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外部气候第54-55页
     ·环境设施第55-58页
     ·绿化植物第58-59页
     ·地面硬质铺装的材质与形式第59-60页
   ·广州华景新城案例分析第60-75页
     ·调研介绍第60-62页
     ·活动场所的空间分布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总体活动情况介绍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各类人群活动情况调查第64-65页
     ·各时段活动情况调查第65-67页
     ·不同天气的活动情况调查第67-69页
     ·不同季节活动情况第69-70页
     ·满意度及活动意愿问卷调查第70-74页
     ·活动调查小结第74-75页
第五章 延续性设计手法及控制方法第75-105页
   ·活动空间体系建构第75-83页
     ·空间整体性的塑造第75-77页
     ·空间与居住建筑的组合第77-78页
     ·空间与居住人口规模的关系第78-79页
     ·空间与公共服务及环境设施的结合第79页
     ·交通系统设计第79-83页
   ·不同主体的活动空间设计第83-89页
     ·儿童活动空间设计第83-85页
     ·中青年活动空间设计第85-86页
     ·老人活动空间设计第86-89页
   ·光环境变化下的延续性设计第89-95页
     ·强日照下的活动空间设计第89-93页
     ·夜间活动空间设计第93-95页
   ·气候环境变化下的延续性第95-103页
     ·雨天活动空间设计第95-97页
     ·冬夏季节变化下的活动空间设计第97-103页
   ·活动空间的开发管理一体化第103-105页
     ·“破窗理论”在户外活动空间中的应用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·活动空间日常管理维护的延续第104-105页
第六章 针对活动空间延续性内涵的改善方式及总结第105-114页
   ·设计理念的转变第105-108页
     ·空间量化指标控制的不足之处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·空间建设缺乏可持续性第106页
     ·设计理念重构第106-108页
   ·住区户外活动空间延续性设计原则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·连续性原则第108页
     ·多样性原则第108页
     ·复合性原则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·持续性原则第110页
     ·安全性原则第110页
     ·地域性原则第110-111页
   ·政策引导与规范限定第111-114页
     ·政策鼓励与规范的深化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·评价系统的引入第112-114页
第七章 结论第114-118页
   ·针对设计、管理层面的结论与总结第114-115页
   ·针对设计理念、政策层面的结论与总结第115-116页
   ·结束语第116-118页
参考文献第118-120页
附录第120-131页
 附录1 住区活动空间评价调查问卷第120-122页
 附录2 住区居民活动意愿访谈问卷第122-123页
 附录3 各空间人数统计表第123-127页
 附录4 活动空间满意度评价统计数据第127-13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1-132页
致谢第132-133页
附件第133页

论文共13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建筑整体环境性能设计流程研究
下一篇:基于儿童心理学的少年宫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