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胡应麟对李白的接受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绪论 | 第7-14页 |
| 1、二十一世纪以来明代李白接受研究现状 | 第7-12页 |
| 2、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4页 |
| 1 胡应麟对李白人格的接受 | 第14-29页 |
| 1.1 胡应麟对李白人格接受的基础 | 第14-20页 |
| 1.2 胡应麟笔下的李白形象 | 第20-23页 |
| 1.3 以谪仙比况友人或自比 | 第23-26页 |
| 1.4 感怀李白,恨不与之同时 | 第26-29页 |
| 2 胡应麟《诗薮》对李白诗歌的评价 | 第29-45页 |
| 2.1 胡应麟对李白诗歌评价的基础 | 第29-31页 |
| 2.2 胡应麟对李白诗体的评价 | 第31-37页 |
| 2.3 胡应麟对李白诗风的评价 | 第37-40页 |
| 2.4 胡应麟对李杜比较的阐释 | 第40-45页 |
| 3 胡应麟诗文创作上对李白的接受 | 第45-63页 |
| 3.1 化用或借用李白的诗句 | 第45-48页 |
| 3.2 对李白诗歌题材与意象的借鉴 | 第48-53页 |
| 3.3 对李白诗意的模仿 | 第53-58页 |
| 3.4 承袭李白诗风 | 第58-63页 |
| 4 胡应麟对李白接受的意义及影响 | 第63-66页 |
| 4.1 胡应麟的诗学理论在明代诗坛的意义 | 第63-64页 |
| 4.2 胡应麟的李白评价对晚明诗坛的影响 | 第64-66页 |
| 结语 | 第66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69页 |
| 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