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隋、唐至清前期(581~1840年)论文--宋:北宋(960~1127年)论文

宋初“四书”升格初探--以宋初五子为代表的梳辨

中文摘要第4-5页
英文摘要第5-6页
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(一)选题缘起及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(二)学术史回顾第11-15页
    (三)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-17页
一、宋初以前“四书”在儒家典籍中的地位第17-21页
    (一)《论语》已然升“经”却未受重视第17-18页
    (二)《孟子》升经缓慢,尊孟尚在蓄力第18-19页
    (三)《中庸》单篇独行,《大学》日渐彰显第19-21页
二、宋初“四书”升格的缘由第21-34页
    (一)宋初的社会呼唤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唐中叶以来经济、政治变革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宋初天下初定,礼乐重建第21-23页
    (二)儒学在应战中调适理路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佛道的威胁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韩愈李翱开启“四书”升格的先河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章句训诂之学势微,义理解经之法兴起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儒学自身心性理论薄弱第27-28页
    (三)“四书”蕴含的义理心性空间第28-29页
    (四)宋初兴学与践行《大学》第29-34页
三、范仲淹推助“四书”升格运动第34-40页
    (一)推重《中庸》,关注“性”“诚”第34-36页
    (二)四处呼唤,助力思孟学的研究第36-37页
    (三)心仪孟子,尊崇《孟子》第37-40页
四、胡瑗以“四书”新解五经第40-56页
    (一)以“四书”新解《易》第40-46页
    (二)胡瑗以《中庸》解《尚书》第46-49页
    (三)《论语说》的性理特征第49-51页
    (四)表彰《中庸》的性情诚明第51-56页
五、欧阳修辨析《论语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孟子》第56-66页
    (一)推重孔子,质疑《论语》第56-58页
    (二)重修治,轻性命,质疑《中庸》第58-61页
    (三)尊崇孟子,质疑《孟子》第61-66页
六、孙复、石介对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中庸》的关照第66-75页
    (一)孙复以《论语》新解《春秋》第66-68页
    (二)孙复推尊孟子,引《孟子》释《春秋》第68-70页
    (三)石介称引《论语》第70-71页
    (四)发挥《中庸》,探讨性命修养第71-72页
    (五)石介服膺《孟子》第72-75页
七、宋初五子升格“四书”的影响第75-79页
    (一)提高“四书”关注度,蓄力“四书”经典化第75-77页
    (二)开拓心性空间,推动理学兴起第77-79页
结语第79-80页
参考文献第80-84页
后记第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儿童医疗康复空间环境设计研究
下一篇:北宋“四书”经典化探析--以北宋理学五子为主的讨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