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论文

关于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改革的重要性、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2页
第一部分 导论第12-17页
 一、 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(一) 研究目的第12页
  (二) 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二、 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-15页
  (一) 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(二) 国外研究现状第15页
 三、 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-17页
  (一) 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(二) 研究方法第16-17页
第二部分 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第17-28页
 一、 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第17-24页
  (一) 财政基础的含义第17页
  (二) 决定财政基础的因素第17-21页
  (三) 财政能力的含义第21页
  (四) 决定财政能力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第21-22页
  (五) 县级财政能力的构成第22-23页
  (六) 县级财政基础和财政能力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第23-24页
 二、 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运用的理论第24-28页
  (一) 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财政理论——奠定理论基础第24-25页
  (二) 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理论——明确理论方向第25-26页
  (三) 财权与事权关系理论——提供理论支柱第26-28页
第三部分 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改革的重要性第28-36页
 一、 有利于加快县级财政改革,推动经济发展第28-32页
  (一) 适应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改革的总体思路第28-29页
  (二) 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29-31页
  (三) 成功的探索具有导向作用第31-32页
 二、 有利于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第32-34页
  (一) 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32-33页
  (二) 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第33-34页
 三、 有利于加强我国思想政治建设,提高政治声誉第34-36页
  (一) 利于我国政治声誉的提高第34页
  (二) 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思想上的重要性第34-36页
第四部分 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改革的必要性第36-49页
 一、 稳固基层政权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第36-39页
  (一) 稳固基层政权的必要性第36-39页
  (二) 转变政府职能的必要性第39页
 二、 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第39-43页
  (一) 扩大县域经济发展规模的必然要求第39-41页
  (二) 调整县级经济发展结构的必然要求第41-42页
  (三) 缩小贫富差距,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第42-43页
 三、 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第43-46页
  (一) 财政分配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第43-45页
  (二) 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第45-46页
 四、 实现国家重要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第46-49页
  (一)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第47页
  (二)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第47-49页
第五部分 县级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改革的可行性第49-58页
 一、 政治上的可行性第49-51页
  (一) 符合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方向第49-50页
  (二) 与中央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战略目标相吻合第50-51页
 二、 经济上的可行性第51-55页
  (一) 总体经济实力明显提高第51-54页
  (二) 各项经济指标明显改善第54-55页
 三、 财政上的可行性第55-58页
  (一) 财政分配体制上的可行性第55-56页
  (二) 财政监督管理体制上的可行性第56-58页
结束语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学研究第62-63页
 一、 发表论文第62页
 二、 研究课题第62-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县级财政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
下一篇:纳税人的用税监督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