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地方财政论文

我国县级财政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2页
第一部分 导论第12-18页
 一、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2-13页
  (一)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(二)研究目的第13页
 二、国内外文献回顾第13-16页
  (一)国内文献第13-15页
  (二)国外文献第15页
  (三)文献评析第15-16页
 三、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6-17页
  (一)研究方法第16页
  (二)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四、主要观点及创新点第17-18页
  (一)主要观点第17页
  (二)创新点第17-18页
第二部分 县级财政能力建设的基础理论第18-24页
 一、财政能力建设的含义第18-19页
 二、市场经济理论第19-20页
  (一)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第19页
  (二)市场经济体制与政府财政及其管理体制的关系第19-20页
  (三)市场经济理论与县级财政能力建设的关系第20页
 三、公共需求理论第20-21页
  (一)公共需求理论内涵第20页
  (二)公共需求理论的基本特征第20-21页
 四、制度变迁与体制创新第21-22页
  (一)制度变迁的核心第21页
  (二)制度创新的主体与形式第21-22页
  (三)财政制度变迁第22页
 五、依法理财与委托代理理论第22-24页
  (一)依法理财理论第22-23页
  (二)委托代理理论第23-24页
第三部分 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4-34页
 一、财政管理体制现状第24-27页
  (一)1994 年以后实行“分税制”财政管理体制第24-25页
  (二)2002 年调整的“分税制”财政管理体制第25-27页
 二、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第27-32页
  (一)财权事权划分不合理第27-30页
  (二)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第30-31页
  (三)行政体制不完善第31-32页
 三、财政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2-34页
  (一)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第32页
  (二)行政管理体制滞后第32页
  (三)转移支付偏向富裕地区第32-34页
第四部分 政府级次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4-39页
 一、地方政府级次设置现状第34-35页
  (一)我国政府层级设置现状第34页
  (二)我国行政机构设置现状第34-35页
 二、地方政府级次设置存在问题第35-36页
  (一)四级委托代理关系提高代理成本第35页
  (二)五级财政体制造成各级政府间事权交叉第35-36页
  (三)行政机构臃肿,管理效率低下第36页
 三、地方政府级次设置问题的原因第36-39页
  (一)主观思想偏差的引导第36-37页
  (二)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问题第37页
  (三)权力法制不完善第37-39页
第五部分 财政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39-44页
 一、财政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第39-42页
  (一)行政管理支出过高第39-40页
  (二)财政资金支出结构不合理第40-41页
  (三)财政资金管理不到位,资金监管存在漏洞第41-42页
 二、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的原因第42-44页
  (一)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缓慢,职能转变不到位第42-43页
  (二)财政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,监管存在漏洞第43-44页
第六部分 法制与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44-48页
 一、法制与监督层面现状和问题第44-46页
  (一)法制与监督层面现状和问题第44-45页
  (二)监督方面存在的现状和问题第45-46页
 二、法制与监督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第46-48页
  (一)财政法制建设滞后第46-47页
  (二)财政监管体系不完善第47-48页
第七部分 加强县级财政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第48-51页
 一、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,协调县级财权事权关系第48页
 二、简化政府层级,夯实县级财政基础第48-49页
 三、整合财政收支机构,提高县级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第49-50页
 四、完善县级财政法制监督体制,规范县级财政资金分配第50-51页
结论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学研究第55-56页
 一、发表论文第55页
 二、研究课题第55-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晋商诚信观及其当代启示
下一篇:关于我国县级政府财政基础和能力建设改革的重要性、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