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球物理学论文--空间物理论文--电离层物理论文

基于地基和卫星观测的中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16页
    1.1. 引言第13-14页
    1.2. 本论文涉及到的内容第14-16页
第二章 中低纬度电离层F层等离子体不规则体概论第16-58页
    2.1. 电离层的分层以及形成第16-18页
    2.2. 电离层中常见的几种现象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. 赤道电离异常现象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. 子夜温度最大和子夜明亮波现象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. 电离层不规则体现象第21页
    2.3. 低纬度电离层F层等离子体不规则体第21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. ESF,EPBs或EPSs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. Rayleigh-Taylor(RT)不稳定性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. RT不稳定性的扰动源问题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. 影响EPBs发生的因素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. EPBs的地磁共轭发生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. EPBs的漂移运动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. 等离子体液滴(blobs)第35-41页
    2.4. 中纬度电离层等离子体不规则体第41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. 中纬度中尺度行进电离层扰动(MSTIDs)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. Perkins不稳定性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. 重力波做种的Perkins不稳定性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. Es层/F层耦合机制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. MSTIDs的地磁共轭发生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. 中纬度场向等离子体不规则体结构(FAIs)第54-58页
第三章 测量技术第58-72页
    3.1. 全天空气辉成像仪(ASAI)第58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. ASAI观测台网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. ASAI基本组成部分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. 630.0 nm(O1D)辐射原理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. ASAI气辉图片畸形校正第63-68页
    3.2. 其它测量技术第68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. Digisonde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. VHF雷达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. GPS-TEC监测仪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. 法布里-波罗干涉仪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. C/NOFS卫星第71-72页
第四章 基于地基和卫星观测的EPB群事件的演化研究第72-94页
    4.1. 研究背景和目的第72-73页
    4.2. 观测仪器第73-74页
    4.3. 观测结果第74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. EPB气辉结构第74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. C/NOFS观测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. Digisonde观测第81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. VHF雷达观测第85-86页
    4.4. 讨论第86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. 朝西南向传播的极强气辉区域(SMEBAR)第86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. EPB气辉衰减结构的腐蚀第9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. 该EPBs可能的扰动源第90-92页
    4.5. 本章小结第92-94页
第五章 基于气辉观测的赤道等离子体泡的统计特征研究第94-112页
    5.1. 研究背景和目的第94-95页
    5.2. 观测和仪器第95-96页
    5.3. 统计结果与分析第96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. 数据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. EPB发生率的季节和日变化第97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. EPB东向漂移速度第100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. EPB极向地磁纬度延伸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第103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. EPB毗邻衰减结构的间隔以及纬向延伸第105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. EPB衰减的倾斜特征第109-111页
    5.4. 本章小结第111-112页
第六章 中尺度场向不规则体气辉结构第112-127页
    6.1. 研究背景和目的第112-113页
    6.2. 观测和仪器第113-114页
    6.3. 观测结果与分析第114-12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. 中尺度场向不规则(FAI)气辉结构第114-11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. 中尺度FAIs相对于MSTIDs的速度第116-11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. 中尺度FAIs引起的GPS-TEC变化第119-12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. 伴随MSTID气辉结构的频高图变化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. 底部电离层高度变化和中性风观测结果第122-12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6. 中尺度FAIs的可能形成机制第124-126页
    6.4. 本章小结第126-127页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27-131页
    7.1. 主要研究成果第127-130页
    7.2.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30-131页
参考文献第131-14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会议报告第145-146页
会议报告第146-147页
致谢第147页

论文共1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乙脑减毒活疫苗关键功能位点分析及相关病毒载体应用研究
下一篇:几类分数阶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