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--植物基因工程论文

紫苏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克隆与应用

缩写词第6-7页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一 文献综述第11-24页
    1 基于二代测序的转录组研究进展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转录组学的研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RNA-seq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 RNA-seq与药用植物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 RNA-seq与油料作物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 RNA-seq与分子标记开发第13-14页
    2 植物油脂研究概述第14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植物油脂的合成过程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油脂合成的分子调控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从头合成阶段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碳链延长阶段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 脱饱和阶段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 TAG重塑阶段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5 油脂合成相关的转录因子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与保健作用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植物抗性的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3 紫苏 ω-3 脂肪酸脱饱和酶研究进展第21-22页
    4 基因工程在油脂合成调控及生产中的应用第22-23页
    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3-24页
二 材料和方法第24-39页
    1 试验材料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植物材料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质粒和菌株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 主要试剂及配制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 主要仪器设备第25-26页
    2 试验方法第26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紫苏种子RNA提取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 紫苏不同发育时期种子转录组测序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 紫苏 ω-3FAD基因的筛选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 pfFAD3基因克隆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1 cDNA制备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2 pfFAD3基因的扩增引物设计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.3 PCR扩增目的基因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6 pfFAD3的定量表达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6.1 pfFAD3基因的Real-time PCR引物设计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6.2 pfFAD3基因的差异表达检测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7 pfFAD3重组工程菌的创制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.1 克隆载体的构建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.2 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化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.3 工程菌株鉴定和菌种保存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8 工程菌的重组蛋白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8.1 工程菌诱导表达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8.2 重组FAD3蛋白的纯化和检测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9 工程菌脂肪酸含量检测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0 紫苏密码子偏好性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0.1 紫苏种子蛋白质编码基因密码子特性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0.2 紫苏种子表达基因有效密码子数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0.3 紫苏种子表达基因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0.4 紫苏种子表达基因最优密码子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1 pfFAD3s基因异源表达分析第37-39页
三 结果与分析第39-68页
    1 紫苏种子形成时期的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第39-51页
    2 紫苏pfFAD3s基因的特性第51-57页
    3 重组工程菌的获得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克隆载体的鉴定结果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 重组工程菌的鉴定结果第59-60页
    4 pfFAD3原核表达情况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 pfFAD3的诱导表达结果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 pfFAD3基因表达对脂肪酸合成的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 5 紫苏种子密码子偏好使用情况第62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 蛋白质编码基因密码子特性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 紫苏种子表达基因有效密码子数特性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 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 最优密码子分布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5 pfFAD3s异源表达的最适宿主第66-68页
四 讨论第68-72页
五 总结第72-73页
    1 结论第72页
    2 创新及展望第72-73页
致谢第73-74页
项目资助第74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梯群控系统的多目标智能优化调度研究
下一篇:Web2.0营销及其在家电企业海外市场的运用与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