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施工论文--施工管理论文--安全管理论文

于家堡火车站站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3-16页
第二章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致因分析第16-24页
    2.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第16-18页
    2.2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第18-19页
    2.3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影响因素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人的因素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物的因素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环境的因素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工艺的因素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管理的因素第23-24页
第三章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第24-30页
    3.1 危险源的构成第24页
    3.2 危险源的辨识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危险源辨识的程序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3.3 危险源的评价第27-30页
第四章 于家堡火车站站房施工安全管理第30-44页
    4.1 项目概况第30-33页
    4.2 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第3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分包招投标阶段的安全管理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人员的安全管理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进场材料的安全管理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施工环境的安全管理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隐蔽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管理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管理制度的安全管理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8 加强对安全施工的动态管理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9 实行特殊的项目法人责任制第43-44页
第五章 于家堡火车站站房项目的安全评价第44-58页
    5.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4-46页
    5.2 安全评价方法的建立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常用安全评价方法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第49-52页
    5.3 评价判定标准的确定第52-53页
    5.4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评价第53-58页
第六章 总结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东北地区典型土壤植硅体的迁移、保存规律及其古环境应用
下一篇: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AD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与抗原表位鉴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