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8页 |
1.1 研究缘起 | 第7-8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2.1 研究的目的 | 第8页 |
1.2.2 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4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.3 文献评述 | 第13-14页 |
1.4 概念界定 | 第14-15页 |
1.4.1 大龄男青年 | 第14页 |
1.4.2 小组工作 | 第14-15页 |
1.5 相关理论 | 第15-16页 |
1.5.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| 第15-16页 |
1.5.2 优势视角理论 | 第16页 |
1.6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6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6页 |
1.6.2 参与观察法 | 第16页 |
1.6.3 深度访谈法 | 第16-17页 |
1.7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1.7.1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| 第17页 |
1.7.2 研究对象上的创新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Y村大龄男青年概况及择偶难的原因分析 | 第18-25页 |
2.1 研究对象概况 | 第18-20页 |
2.1.1 Y村概况 | 第18页 |
2.1.2 Y村大龄男青年概况 | 第18-19页 |
2.1.3 Y村与邻村的基本情况对比 | 第19-20页 |
2.2 Y村大龄男青年择偶难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| 第20-25页 |
2.2.1 性格普遍内向 | 第20-21页 |
2.2.2 交往方式单一 | 第21页 |
2.2.3 自信心缺乏 | 第21-22页 |
2.2.4 传统观念 | 第22-23页 |
2.2.5 同辈群体影响 | 第23-24页 |
2.2.6 自身择偶意愿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Y村大龄男青年择偶问题的需求评估及小组工作介入的可行性 | 第25-33页 |
3.1 Y村大龄男青年的需求评估 | 第25-30页 |
3.1.1 问题描述 | 第25-27页 |
3.1.2 需求评估 | 第27-30页 |
3.2 小组工作介入Y村大龄男青年择偶问题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| 第30-33页 |
3.2.1 社会工作的价值要求决定了社工介入的必要性 | 第30-31页 |
3.2.2 从以往经历及家属支持率看社工介入的可行性 | 第31页 |
3.2.3 从社会工作的方法看社工介入的可行性 | 第31-33页 |
第4章 小组工作介入的实务过程与效果评估 | 第33-53页 |
4.1 小组计划的制定 | 第33-35页 |
4.2 小组工作介入的过程评估 | 第35-45页 |
4.2.1 一起来相识 | 第35-36页 |
4.2.2 唠叨你了吗 | 第36-38页 |
4.2.3 说出你的故事 | 第38-40页 |
4.2.4 牵线搭桥(一) | 第40-42页 |
4.2.5 牵线搭桥(二) | 第42-43页 |
4.2.6 牵线搭桥(三) | 第43-44页 |
4.2.7 元宵之圆宵 | 第44-45页 |
4.3 小组工作的效果评估 | 第45-53页 |
4.3.1 组员评估 | 第45-49页 |
4.3.2 村民及家属评估 | 第49-51页 |
4.3.3 小组工作者评估 | 第51-53页 |
第5章 小组工作在农村大龄男青年择偶问题中的应用反思 | 第53-62页 |
5.1 小组工作者在小组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| 第53-57页 |
5.1.1 专业理论层面 | 第53页 |
5.1.2 专业技巧与方法层面 | 第53-54页 |
5.1.3 专业价值观层面 | 第54-55页 |
5.1.4 社工角色层面 | 第55-56页 |
5.1.5 女性社工介入层面 | 第56-57页 |
5.2 小组组员在小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57页 |
5.3 改善小组工作介入效果的对策分析 | 第57-59页 |
5.4 社会工作在Y村男青年择偶问题方面取得成效 | 第59-60页 |
5.5 小组工作的尝试与发现 | 第60-62页 |
结束语 | 第62页 |
致谢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附录 1 | 第68-72页 |
附录 2 | 第72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