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7页 |
1.1 弓形虫概述 | 第11-14页 |
1.1.1 弓形虫病 | 第11页 |
1.1.2 弓形虫简介 | 第11-13页 |
1.1.3 弓形虫生活史 | 第13-14页 |
1.1.4 弓形虫病危害 | 第14页 |
1.2 弓形虫棒状体蛋白 | 第14-15页 |
1.3 主要研究技术 | 第15页 |
1.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5-17页 |
1.4.1 本研究的目的 | 第15-16页 |
1.4.2 本研究的意义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Rop28,Rop38的原核和真核表达 | 第17-22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17页 |
2.1.1 菌株,质粒和细胞 | 第17页 |
2.1.2 主要试剂,耗材和仪器 | 第17页 |
2.2 实验步骤 | 第17-19页 |
2.2.1 Rop28,Rop38和TgTubulin序列分析和引物设计 | 第17页 |
2.2.2 Rop28,Rop38和TgTubulin基因的扩增和原核表达 | 第17-18页 |
2.2.3 Rop28和Rop38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 | 第18-19页 |
2.3 实验结果 | 第19-21页 |
2.3.1 Rop28和Rop38的序列分析 | 第19页 |
2.3.2 Rop28,Rop38的原核表达载体鉴定结果 | 第19-20页 |
2.3.3 Rop28和Rop38真核表达载体的鉴定结果 | 第20-21页 |
2.3.4 Rop28和Rop38在 293T细胞中的表达 | 第21页 |
2.4 讨论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成纤维细胞和T细胞cDNA文库构建 | 第22-28页 |
3.1 实验材料 | 第22页 |
3.1.1 实验细胞 | 第22页 |
3.1.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| 第22页 |
3.1.3 主要培养基及相关试剂 | 第22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22-25页 |
3.2.1 cDNA模板链的合成 | 第22-23页 |
3.2.2 LD-PCR合成dscDNA及纯化 | 第23页 |
3.2.3 方法纯化dsDNA | 第23-24页 |
3.2.4 HFF和CEM cDNA文库的制备与鉴定 | 第24-25页 |
3.2.5 酵母质粒PCR鉴定 | 第25页 |
3.3 实验结果 | 第25-27页 |
3.3.1 HFF和CEM cDNA文库电泳 | 第25页 |
3.3.2 文库滴度检测 | 第25-27页 |
3.4 讨论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酵母双杂交筛选相互作用蛋白 | 第28-36页 |
4.1 实验材料 | 第28页 |
4.1.1 实验细胞 | 第28页 |
4.1.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| 第28页 |
4.1.3 主要培养基及相关试剂 | 第28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28-30页 |
4.2.1 构建诱饵载体 | 第28-29页 |
4.2.2 重组诱饵蛋白毒性及自激活检测 | 第29页 |
4.2.3 酵母诱饵筛选HFF和CEM cDNA文库 | 第29页 |
4.2.4 回转验证 | 第29-30页 |
4.3 实验结果 | 第30-35页 |
4.3.1 诱饵质粒PCR鉴定 | 第30页 |
4.3.2 诱饵质粒毒性及自激活验证 | 第30-31页 |
4.3.3 酵母双杂交筛和回转验证结果 | 第31-35页 |
4.4 讨论 | 第35-36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
作者简历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