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本文所用缩略词及中文对照 | 第7-10页 |
1 引言 | 第10-18页 |
1.1 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 | 第10-12页 |
1.2 数量性状基因(QTL)定位研究 | 第12-14页 |
1.2.1QTL定位的原理和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2.2 遗传作图群体 | 第13页 |
1.2.3 棉花纤维品质QTL定位 | 第13-14页 |
1.3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(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, CSSL) | 第14-17页 |
1.3.1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特点 | 第14页 |
1.3.2 CSSL构建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.3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构建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3.4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应用 | 第16-17页 |
1.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7-18页 |
2 材料和方法 | 第18-22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18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18-22页 |
2.2.1 基因组总DNA提取及纯化 | 第18页 |
2.2.2 SSR分子标记的选择 | 第18页 |
2.2.3 SSR体系及PCR产物检测 | 第18-19页 |
2.2.4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培育过程 | 第19-20页 |
2.2.5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单株的筛选 | 第20页 |
2.2.6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遗传组成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2.7 表型性状调查 | 第21页 |
2.2.8 纤维品质QTL分析 | 第21页 |
2.2.9 数据分析 | 第21-22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2-37页 |
3.1 各世代单株的选择 | 第22页 |
3.2 BC3F2代候选单株置换片段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3 陆地棉背景的Pima棉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| 第23-27页 |
3.3.1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置换片段数量分布 | 第24页 |
3.3.2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置换片段长度分布 | 第24-25页 |
3.3.3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背景回复率 | 第25-26页 |
3.3.4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置换片段覆盖情况 | 第26-27页 |
3.4 纤维品质性状基本统计分析 | 第27-30页 |
3.5 纤维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6 纤维品质QTL定位和分析 | 第31-34页 |
3.7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纤维品质优异单株分析 | 第34-37页 |
4 讨论 | 第37-39页 |
4.1 用于构建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亲本和方法的选择 | 第37页 |
4.2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| 第37-38页 |
4.3 关于棉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| 第38-39页 |
5 结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6页 |
附录A | 第46-51页 |
附录B | 第51-53页 |
相关学术论文 | 第53-55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