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.绪论 | 第9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3页 |
1.1.1 传统生土农宅构造体系简介 | 第9-10页 |
1.1.2 机压生土砖填充钢筋混凝土框架农宅构造体系简介 | 第10-13页 |
1.2 研究现状及内容 | 第13-20页 |
1.2.1 国内、外生土材料改性研究 | 第13-15页 |
1.2.2 国内、外生土建筑结构体系研究 | 第15-17页 |
1.2.3 国内、外生土建筑的建造技术研究 | 第17-20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3页 |
2.机压生土砖填充钢筋混凝土框架农宅建造技术研究 | 第23-41页 |
2.1 机压生土砖填充钢筋混凝土框架农宅概念 | 第23-24页 |
2.2 机压生土砖的制作 | 第24-25页 |
2.3 建筑选址及平面布置 | 第25-27页 |
2.3.1 建筑选址 | 第25-26页 |
2.3.2 建筑平面设计 | 第26-27页 |
2.4 基础与地下室 | 第27-28页 |
2.4.1 基础形式 | 第27-28页 |
2.4.2 基础墙体水平防潮 | 第28页 |
2.4.3 地下室防潮 | 第28页 |
2.5 墙体 | 第28-35页 |
2.5.1 墙体材料 | 第28-29页 |
2.5.2 墙体厚度及排砖 | 第29-33页 |
2.5.3 墙体细部构造 | 第33-34页 |
2.5.4 墙面装饰做法 | 第34-35页 |
2.6 楼板 | 第35-36页 |
2.6.1 楼面 | 第35-36页 |
2.6.2 吊顶 | 第36页 |
2.7 屋顶 | 第36-37页 |
2.7.1 屋面类型 | 第36页 |
2.7.2 屋面防水 | 第36页 |
2.7.3 屋面保温与隔热 | 第36-37页 |
2.8 生土家居构件 | 第37-38页 |
2.8.1 壁龛 | 第37-38页 |
2.8.2 取暖沙发 | 第38页 |
2.8.3 鞋柜 | 第38页 |
2.9 生土墙的使用维护和修复 | 第38-39页 |
2.8.1 小裂缝的修复 | 第39页 |
2.8.2 大面积破损的修复 | 第39页 |
2.10 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3.机压生土砖填充钢筋混凝土框架农宅设计实践研究 | 第41-59页 |
3.1 项目概况 | 第41-43页 |
3.1.1 项目位置及自然条件 | 第41-42页 |
3.1.2 当地传统生土建筑特点 | 第42页 |
3.1.3 设计背景 | 第42-43页 |
3.2 户型建筑方案 | 第43-44页 |
3.3 生土改性配方及热工参数试验 | 第44-51页 |
3.3.1 生土材料强度改性配方的试验 | 第45-50页 |
3.3.2 生土材料的导热系数测试 | 第50-51页 |
3.4 建筑施工 | 第51-54页 |
3.5 设计方案热工性能评价 | 第54-58页 |
3.5.1 问题的引出 | 第54-55页 |
3.5.2 能耗模拟 | 第55-58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4.结论及展望 | 第59-63页 |
4.1 结论 | 第59-61页 |
4.1.1 机压生土砖填充钢筋混凝土框架农宅建造技术研究 | 第59页 |
4.1.2 实践研究 | 第59-61页 |
4.2 展望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| 第69-71页 |
图表目录 | 第71-72页 |
表录 | 第71页 |
图录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