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前言 | 第11-13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1页 |
1.2 选题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对象 | 第12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4.1 文献资料法 | 第12页 |
1.4.2 案例分析法 | 第12-13页 |
1.4.3 逻辑分析法 | 第13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3-23页 |
2.1 对于国际足联的腐败问题及其治理研究 | 第13-16页 |
2.2 对于体育腐败形成的原因以及对腐败的抑制研究 | 第16-18页 |
2.3 对于其他国际体育组织的研究 | 第18-20页 |
2.4 对于非营利非政府组织腐败问题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2.5 基于寻租理论对腐败的研究 | 第21-23页 |
3 国际足联的腐败 | 第23-35页 |
3.1 腐败 | 第24-25页 |
3.1.1 腐败的概念 | 第24页 |
3.1.2 体育中腐败 | 第24-25页 |
3.2 国际足联腐败现象的特征 | 第25-32页 |
3.2.1 国际足联腐败呈现为“塌方式”、“集体式”的腐败现象 | 第25-29页 |
3.2.2 国际足联的腐败问题集中于对于稀缺资源的争夺 | 第29-30页 |
3.2.3 国际足联的腐败问题调查困难重重 | 第30-32页 |
3.2.4 国际足联腐败牵涉大量利益相关者 | 第32页 |
3.4 国际足联的反腐败改革 | 第32-35页 |
3.4.1 国际足联危机爆发前的改革措施 | 第33页 |
3.4.2 国际足联危机爆发后的改革原则 | 第33-35页 |
4 国际足联腐败的寻租理论分析 | 第35-57页 |
4.1 寻租理论 | 第35-37页 |
4.1.1 租金与寻租的概念 | 第36-37页 |
4.1.2 国际足联腐败中的寻租 | 第37页 |
4.2 国际足联腐败中寻租的内部条件 | 第37-44页 |
4.2.1 国际足联对于大型足球赛事具有自然垄断地位 | 第37-38页 |
4.2.2 国际足联对于大型足球赛事的特许经营 | 第38-41页 |
4.2.3 国际足联自身庞杂的内部结构 | 第41-43页 |
4.2.4 国际足联的缺乏透明度 | 第43-44页 |
4.3 国际足联腐败中寻租的外部原因 | 第44-47页 |
4.3.1 商业逻辑下人的私利性 | 第44页 |
4.3.2 国际法对于国际足联的管辖困境 | 第44-45页 |
4.3.3 主权国家对国际足联的监管困难 | 第45页 |
4.3.4 司法机关对于国际足联追责困难 | 第45-46页 |
4.3.5 奥林匹克仲裁机关的职能局限 | 第46-47页 |
4.4 国际足联腐败中寻租的方式 | 第47-54页 |
4.4.1 基于执照分配的寻租方式 | 第47-50页 |
4.4.2 基于管理职务授予的寻租方式 | 第50-52页 |
4.4.3 基于对于收入的分配的寻租活动 | 第52-54页 |
4.5 寻租性腐败的结果 | 第54-57页 |
4.5.1 资源配置错位,造成国际足联大量经济损失 | 第54-55页 |
4.5.2 威胁体育诚信,冲击国际足联公信力 | 第55-57页 |
4.5.3 凸显治理问题,推动国际足联改革 | 第57页 |
5 寻租的抑制—国际足联的改革与善治 | 第57-64页 |
5.1 国际足联善治与改革的面临的挑战 | 第58-59页 |
5.1.1 国际足联的内在矛盾决定对垄断权力的竞争将长期存在 | 第58页 |
5.1.2 国际足联的外部监管将长期缺失 | 第58-59页 |
5.1.3 国际足联的善治与改革牵涉大量利益相关者 | 第59页 |
5.2 国际足联善治与改革路径—诚信与透明 | 第59-64页 |
5.2.1 国际足联善治与改革的首要目标—重建组织诚信 | 第59-61页 |
5.2.2 国际足联善治和改革的方式—增强组织透明度 | 第61-64页 |
5.3 对中国足协实体化的启示 | 第64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6.1 总结 | 第64-65页 |
6.2 展望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