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非金属矿床(总论)论文--化学工业用原料论文

四川盆地三叠系深层富钾卤水赋存区带预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、引言第9-15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第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研究内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2-13页
    1.4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完成工作量及成果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主要创新点第14-15页
第2章、区域地质背景第15-28页
    2.1 盆地概况第15-17页
    2.2 沉积序列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震旦系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寒武系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奥陶系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志留系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石炭系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二叠系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三叠系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侏罗系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 白垩系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0 古近系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1 新近系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2 第四系第22页
    2.3 中生代古板块位置探讨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三叠纪(230Ma)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侏罗纪(170Ma)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白垩纪(120Ma)第26-28页
第3章、构造运动第28-31页
    3.1 印支期第28-29页
    3.2 燕山期第29-30页
    3.3 喜山期第30-31页
第4章、四川盆地主要断裂、褶皱带第31-37页
    4.1 主要基底断裂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彭灌断裂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华蓥山断裂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建始-彭水断裂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峨眉山-瓦山断裂第33页
    4.2 主要褶皱带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川东南坳陷褶皱区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川西北坳陷区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川中隆起区第35-37页
第5章、四川盆地三叠系深层富钾卤水富集模式第37-47页
    5.1 水化学规律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K~+、Na~+特性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其他离子特性第40-42页
    5.2 生物因素对水化学的其他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5.3 卤水富集模式第43-47页
第6章、富钾卤水有利区带预测第47-54页
    6.1 富钾卤水赋存特征第47-48页
    6.2 富钾卤水有利区带预测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方法说明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方案选取与结果说明第50-54页
第7章、结论第54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2页
附录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ZrTiAlV合金热变形行为及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
下一篇:高速列车轮轨型面对齐及车辆模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