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会计论文--审计论文--各类审计论文

LAD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绪论第10-13页
    0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0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0.3 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0.3.1 文献研究法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0.3.2 规范分析法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0.3.3 案例分析法第11-12页
    0.4 论文基本框架第12-13页
1 案例描述第13-22页
    1.1 LAD会计师事务所简介第13-14页
    1.2 LAD会计师事务所独立审计质量控制程序介绍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各级工作审计业务质量的责任负责人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客户关系维护与业务承接流程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人力资源方面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现场业务执行过程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业务工作底稿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LAD会计师事务所完整审计工作流程图第17-18页
    1.3 LAD会计师事务所被处罚事件案例描述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资产夸大的天丰节能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收入跨期的华锐风电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重大不确定性的赛迪传媒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最终处罚决定书下发第21-22页
2 相关案例分析第22-32页
    2.1 案例分析相关理论依据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审计失败的概念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审计失败和经营失败以及和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审计质量控制的概念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审计质量控制的特点第24-25页
    2.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相关理论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事务所审计质量规范控制要求的具体内容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P-D-C-A循环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过程质量控制的概念以及基本内容第26-27页
    2.3 独立审计失败原因分析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业务承接方面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1 对被审计单位的审前调查不足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2 审计资源准备不足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.3 审计收费过低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业务执行方面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1 审计程序执行不足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2 审计底稿编制记录、不充分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3 质量控制复核程序不到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人力资源方面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1 人员招聘方面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2 人员培训方面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3 薪酬制度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事务所组织结构形式以及管理方面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外部监督,市场方面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5.1 外部监管不足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5.2 竞争压力大第31-32页
3 对策和建议第32-41页
    3.1 事务所审计主体方面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审计执行方面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.1 业务承接控制优化建议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.2 审计过程控制优化建议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人力资源方面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1 人员招聘优化建议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2 人员培训优化建议第37-38页
    3.2 审计客体被审计单位方面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管理层有效激励制度的建立健全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升级第39页
    3.3 社会环境外部监督方面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规范审计市场竞争秩序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加强审计行业监管第40-41页
4 结论与启示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4页
致谢第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的法律风险分析
下一篇:我国特殊动产物权变动规则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