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违约相依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8页 |
1.3 研究的内容、方法与结构 | 第8-10页 |
1.3.1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8-9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9-10页 |
1.3.3 研究的框架 | 第10页 |
1.4 本文的主要贡献 | 第10-11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| 第11-19页 |
2.1 结构模型 | 第11-15页 |
2.1.1 Merton(1974)模型 | 第11-13页 |
2.1.2 KMV模型 | 第13-15页 |
2.2 强度模型 | 第15-16页 |
2.3 违约传染研究的文献综述 | 第16-19页 |
第3章 违约传染分析与建模 | 第19-26页 |
3.1 违约传染机理分析 | 第19-20页 |
3.2 条件独立模型 | 第20-22页 |
3.3 违约传染模型 | 第22-26页 |
3.3.1 违约传染模型框架 | 第22-23页 |
3.3.2 违约传染模型参数估算 | 第23-26页 |
第4章 实证分析 | 第26-35页 |
4.1 违约传染模型参数估算实证研究 | 第26-33页 |
4.1.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| 第26-27页 |
4.1.2 实证分析过程 | 第27-31页 |
4.1.3 违约传染模型参数估算 | 第31-33页 |
4.2 实证结果分析与总结 | 第33-35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35-36页 |
5.1 研究总结 | 第35页 |
5.2 论文的主要贡献 | 第35页 |
5.3 论文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附录 | 第38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