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交通承载力评价模型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15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城市交通承载力基本理论 | 第17-21页 |
2.1 城市交通系统概述 | 第17页 |
2.2 城市交通承载力概述 | 第17-18页 |
2.2.1 城市交通承载力内涵 | 第17-18页 |
2.2.2 城市交通承载力的特征 | 第18页 |
2.3 城市交通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3.1 城市交通设施容量 | 第18-19页 |
2.3.2 城市环境 | 第19页 |
2.3.3 城市资源 | 第1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城市交通承载力评价模型 | 第21-41页 |
3.1 城市交通承载力模型原理 | 第21-28页 |
3.1.1 城市土地利用相关理论 | 第21-24页 |
3.1.2 城市交通相关理论 | 第24-26页 |
3.1.3 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协调关系 | 第26-28页 |
3.2 城市交通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| 第28-40页 |
3.2.1 基于土地利用的交通需求测算 | 第28-36页 |
3.2.2 基于交通设施承载力的交通供给测算 | 第36-37页 |
3.2.3 城市交通承载力评价 | 第37-40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济南市核心区交通承载力评价 | 第41-63页 |
4.1 研究区概况 | 第41-42页 |
4.2 研究区交通需求空间分布特征 | 第42-48页 |
4.2.1 土地利用和开发强度因子 | 第42-45页 |
4.2.2 区位因子 | 第45-47页 |
4.2.3 基于熵值法的研究区交通需求评价 | 第47-48页 |
4.3 研究区交通供给空间分布特征 | 第48-57页 |
4.3.1 研究区道路网络构建 | 第49-55页 |
4.3.2 研究区交通设施承载力测算 | 第55-57页 |
4.4 研究区交通承载力评价 | 第57-60页 |
4.4.1 研究区交通承载力评价 | 第57-58页 |
4.4.2 研究区交通承载力配置时序评价 | 第58-60页 |
4.5 模型验证 | 第60-62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5.1 结论 | 第63-64页 |
5.2 展望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附录 | 第71页 |